真清楚。”
“她今天没有说这话。”秦母道,她跟秦大姑姑一起去的。
“那是谁说的?”秦大嫂道。
秦大嫂说完,又看看她男人。自己这一阵子已经很小心翼翼地了,别什么屎盆子都往她头上扣,虽然说她确实有说过那样的话,但是不是她一个人说的,这些人不能就责怪她一个人。
秦母总喜欢说她身体不大好,让秦大嫂去送东西,哪里是秦母的身体不好,分明是秦母不愿意见宋凤兰这个儿媳妇。
以前,秦母夸赞秦大嫂做得好,现在,秦母处处指摘秦大嫂。
“行了。”秦父听不下去,他站起身往房间走。
秦母瞧见丈夫如此,叹了一声气。秦母觉得很累,她这个当婆婆的去火车站接儿媳妇,儿媳妇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她,都没有叫一声妈,孩子也没有叫一声奶奶,也就是秦一舟在那边说了一句,秦一舟倒是叫了秦母妈,秦母觉得还不够。
秦母自认为自己是当婆婆的,当婆婆的低头了,儿媳妇应该顺着婆婆给的台阶下的。
昨天晚上,秦母还梦见自己去接宋凤兰,宋凤兰挽着秦母的手说:妈,您说我们住在哪里,我们就住在哪里。
秦父和秦母本身不是出身多好的人,秦父原本是乡下人,农民出身,他的观念比较传统,长子是家族继承人,是要给父母养老的。加上长子在身边,秦父更想着以后要靠着长子,秦父都这么想了,更不要说秦母。
出身不高,有时候思想跟不上,秦母还总想着她是当婆婆的。
那些年,秦母总是让秦大嫂送东西送钱过去,何尝不是在摆婆婆的款。她是当婆婆的,她干嘛要去儿媳妇的面前,合该儿媳妇来找她,儿媳妇来求她。
宋凤兰是一个硬气的人,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她自然不可能去找秦母。宋凤兰不想把自己的脸面让别人踩在地上,秦家人瞧不起她,她不过去就是了,她不是非得靠着秦家人生活。
好在秦一舟把钱和票寄给宋凤兰,宋凤兰的手头才能宽裕一些。
宋家置办了很多东西,衣柜里面都放满了衣服,冬天穿的,春秋穿的,都有。宋母等人先行回去,让宋凤兰一家三口好好休整休整。
“妈妈,花花。”秦梓航看到了摆放在客厅里的花。
“是,是花花。”宋凤兰道,她小时候很喜欢那些花,还有自己挖土种花,不过她种的花长得不大好。
“漂亮吗?”宋凤兰问秦梓航。
“漂亮。”秦梓航点头。
宋凤兰打开客厅里面的电视,让秦梓航看一看。
秦一舟坐在旁边,他必须承认宋家人把这些东西都安排得很好。要是秦家,秦家必定不可能安排得这么好,这里面会涉及很多问题。
这些东西要不少钱,秦大嫂不可能让秦父秦母拿出那么多钱来。
电视机、收音机、缝纫机,这些东西都有,甚至还有一台小汽车放在外面。
宋家人平反之后,还是有一些人脉关系的,他们能置办一些东西。宋家人都想要给宋凤兰最好的东西,他们捧在手心的人这些年受了那么多苦。
宋大嫂没有一点意见,她以前还没有这么多钱呢。现在,宋家有不少钱,宋大嫂手里也有钱,何必去计较那些。宋大嫂非常感谢秦一舟夫妻,人家帮了他们那么大的忙,何况,这些东西本来是宋父宋母的,宋凤兰有资格得到那些东西。
“爸妈准备了很多东西,我们都不用买什么东西了。”秦一舟道。
他们刚刚过来,都还没有来得及买东西送去宋家。
火车路程太过遥远,他们还得带着孩子。秦一舟说带一些南城那边的特产过来,宋凤兰说不用来,带的东西多了,在车上也麻烦。一些干货,邮寄就可以了。何况,首都这边大,有很多东西都能买到的。
宋凤兰那么说,秦一舟没有带了,毕竟他们最重要的是平安到达首都,而不是再有别的事情。
“妈妈。”秦梓航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他们在南城还没有电视。
苏教授家也没有安装电视,安装电视的人家太少了。秦梓航在南城没有去看电视,在于小姨家里也没有电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