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伯华在上海举目无亲,他能去哪里?
姜一想到了纪梵音,也只有他会来找舒伯华了。
姜一看到书桌上凌乱的报刊稿纸,忍不住上前帮忙收拾整理。
在这些凌乱的各大报纸里面,姜一时不时能看到关于邹彦池的消息。
巴黎夜与一个叫内山信介的日本人对赌,对方惨败,现场差点双方人马打了起来,最后是顾曼笙出面,双方熄火。
报纸上一个笔名叫‘山中人’的作者还调侃,说顾曼笙是李彦池的红粉知己,又是内山信介的养子,这一遭算不算儿婿和岳父起争执。
又翻到别的版面,一堆人骂山中人说话脑子装大粪,那个日本人狼子野心怎么配当李将军的岳父。又说顾曼笙与内山信介狼狈为奸,残害多少有志之士。
有文人开辟新的赛道,直呼李将军能坐稳将军职位,和顾曼笙离不开关系,说到底还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上海危矣。
各种看法层出不穷,姜一折起报纸,归拢到一起。
稿纸上用钢笔写着最新的稿子,只是剩下一半还未完,姜一扫了一眼,讲的是九州城的冬天和上海的冬天不同之处。是写景寄情的文章,姜一特意看了笔名“华伯”。
舒伯华在和姜一重逢之前便试着朝报刊投递过稿子,只是大约总还是差了点运道,没有被采用过。
姜一后来去帮忙投递稿子,换了报刊,半个月前也终于发表了一篇讲豌豆黄的美食杂记。
自此之后,舒伯华便用“华伯”这个笔名,写景写物写情,五篇里面,也能过个一篇。
摸索出规律后,舒伯华一篇稿子能收入十个银元,比姜一辛辛苦苦打工赚钱来的快多了。
舒伯华脸上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将十个银元自己留下两个剩下的都交给了姜一当家用。
“以后,都会给你保管。你就是我的管家。”舒伯华许诺。
眼看着日子越过越好了,舒伯华又怎么一夜未归?
姜一烦躁的把书桌收拾好,临转身前,想到什么,又特意回头,故意把其中几份稿子文字上下放颠倒夹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