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第149章 舌战群儒

第149章 舌战群儒

!现在给杨植议功,请诸君发表意见!”

也不怪嘉靖让朝臣给杨植议功,因为嘉靖也很难办。

翰林的通常升迁,是考满九年合格才能升一级。即七品编修升到从六品修撰需要熬九年,往上升到正六品侍讲侍读还需九年,这就十八年过去了。再升到从五品侍讲侍读学士,就要靠机缘了。

当然,如果翰林有殊遇,比如说应答之间、写诗词上贺表中了皇帝的意,或者参加了编书,一两年编成后,是可以提前七八年升级的。

嘉靖几个月前不但让杨慎提前升为侍讲学士,还让杨慎参加武宗实录编写工作,可谓给足了杨慎好处,可惜杨慎不领情。

杨植靠军功、修订宪宗实录比别人提前十七年升到从五品侍讲学士,但如果让杨植升到五品翰林学士就很让嘉靖为难了。¢q\i!u*s-h¢u?b·a′n¢g,.¢c_o¨m`

太祖定下编制,翰林的最高级别是五品翰林学士,掌院则是四品掌院学士。后面为了提升翰林学士的级别,就给翰林学士兼职,加衔。

只要是五品翰林学士,必兼吏、户、礼、兵任一部侍郎的虚职,级别提升至三品;一旦五品翰林学士的资历、年限足够,皇帝想让他入阁,则再加殿阁大学士衔并兼吏、户、礼、兵任一部尚书的虚职成为阁老。

如果杨植再升就是五品翰林学士兼三品礼部侍郎虚职,达到局委级别,这太过分了。本来翰林升降由皇帝一言而决,但嘉靖不想再升杨植,干脆丢给朝臣廷议。

一位御史说道:“杨侍讲学士年龄太小,历练不够,不足委以重任!”

由杨植代言的罗钦顺反驳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历朝历代,年纪轻轻即身居高位的英雄豪杰不知几许!大家都是读书人,不用举例子了!”

好,这样玩是吧?撕破脸皮谁怕谁!你一个朝堂新人敢这样跳梁!

又有一位官员站出来说:“杨植所谓的平兵乱,思之令人发笑!那大同乱兵心向朝廷,只想推举代王出头向圣上求一赦令,军无斗志,随便去一个朝廷官员,乱兵必跪舔!

在场的官员,有几个不是军功赫赫?不说别人,当年老夫在湖北大败刘六刘七,不照样按年限考满升级?”

远在翰林院的罗钦顺又借杨植之口反驳道:“那能一样吗?斩将夺旗先登陷阵,一向是评书、话本的四大热门话题!先登可激励民心鼓舞士气,是大明王朝的标志性事件!”

一名侍郎再也听不下去了,怒喝一声:“我们乃是万里挑一的精英中的精英,站在大明的最高峰俯视芸芸众生,为什么要与山谷里的草民一般见识?市井之徒的街谈巷议,多听一个字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在场的官员,冲锋陷阵打爆敌手的不知道有多少,你有什么可豪横的?我本人就有三次带队陷阵直斩敌酋的记录,我骄傲了吗?我有公开宣扬吗?没有,我从来没有!”

罗钦顺借杨植的脸冷笑一下道:“哼!先登与陷阵截然不同!你们都是身边二十名亲军保护着冲锋,先登哪有这种条件?

你们有去过大同城的,有去过宣化城的,应该知道立先登之功是最难的,所谓的护军起不到任何作用,一切全靠个人对大明的赤胆忠心,直面生死的勇气和千锤百炼的武力!

站在数丈高的大同城墙下,乱军箭如雨下,铳子横飞,滚木擂石无穷无尽地落下,只听到身边的将士愤怒的喊声和受伤时的呻吟!

怀着出不入兮往不返之决心,提三尺秋水雁翎刀,奋不顾身攀上云梯,前面的士兵、左右两边的士兵被射成刺猬一样,惨叫着纷纷坠落下来,像树上摇落的果实,那是何等的惊心动魄!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今天几个所谓精英人士的阴险的论调,尤使人觉得悲哀!

对先登之功不以为然者,下次就让他第一个去爬云梯!”

翰林院早有传言说不要跟杨植辩论,你说他一句,他顶你十句,句句戳你肺管子。今天算是见识了。

东朝房里冷下来,只有蹲墙角听记的锦衣卫刷刷刷记录的声音。

八月丙寅日,上一科进士张璁与桂萼连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