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杨翰林当仁不让地坐定正堂,请朱振坐在客位,开口问道:“朱将军!都司府、大同府、县,还有多少官员留在城里?烦请你把他们全部叫过来!”
朱振非常理解。巡抚、总兵参将游击这些职位都是独官、临时派遣工,没有下属没有朝廷典章的编制,所以杨植先把有正经编制的人找出来,这些人才有合法性。不一会,堂下站满了文、武中低级官员,里面不乏品级比杨翰林高的。杨翰林把桌案上的惊堂木一拍,厉声喝道:“大同兵乱,本官深感痛心!尔等有守土安民之责,此时应该挺身而出,将功赎罪,不负圣恩!现在,本官给你们分派任务……”说着那杨翰林便扯过公文纸,把一个个官员的名字、官职问过,提笔写下他们当前的临时职责,然后从怀中掏出员外郎的印信盖上,命令他们手执委任状去办理公文上的事务。眼看堂下的官员们陆续接过命令离开察院,朱振心急火燎,待人走空后,便低声问道:“杨翰林,我能做些什么?”杨植看看身边没有外人,说道:“你让你的旧下属去都司、府县、总兵府衙门找找,他们的官印在哪里。找到后交给我,你就立下大功一件,我写奏疏保举你当大同总兵!” 朱振眼睛一亮,躬身应承下来,告辞离开。乱兵的核心就是那些要被派去驻扎水口等堡的军兵,约四、五百人,此刻聚集在城西门,随时可以跑向大漠。谁知道朱振会不会下令端了自己戴罪立功?就在郭巴子柳忠等人提心吊胆之时,却看到街面上平静下来,西门这边的居民仿佛消失不见,不复人来人往的景像。诡异的情景引起了郭巴子等人的警觉,他们立刻打开城门,准备随时跑路。郭巴子睁大眼睛注视着街道上的动静,却看到十字街上,一名文官老爷带着四名随从慢悠悠向西门而来。那官老爷走近到城门口,他的一名鞑官模样随从上前一步,拎着马鞭手指乱军道:“今科榜眼、翰林院编修、户部员外郎杨大人前来看望尔等,还不前来拜见!”众人见过文官老爷出行的牌面,一般也就是高脚牌上写“两榜进士、右都御史、巡抚大同”等名号,标明履历、资历,何曾听说过有榜眼、翰林来大同?即使是宣大总督臧凤也没有这么高的出身!前排乱兵纷纷跪倒见礼,只见翰林老爷轻捷地跳下马来,双手虚扶一下,口中说道:“军中无跪礼!尔等起来吧,本翰林来看你们来了!”说着便走过拒马、栅栏,来到乱兵当中。乱兵站起来,张口结舌不知所措,只见那官老爷年龄不过二十,迈着四方步走过来,哼一声说:“你们怎么不给我拿条凳子来?难道本官坐地上不成?”几名军兵赶紧从营房里扛来一条长凳,官老爷坐下后道:“本官杨植!你们站着没规矩,去拿个马扎坐下,本官有些话要对你们说!”军兵们面面相觑,城墙头值守的乱兵也探头往下看。见那杨植向远处城头、城门口的乱兵挥挥手示意,说道:“你们都听着,本官是来救你们来了!”前排乱兵搬了马扎坐好,听到这话喜出望外,有人脱口而出问道:“杨大人,这敢情好!请问如何救我们?”杨植反问道:“你们的粮食能吃多久?不用回答我!本官总理大同钱粮,没有人比我更懂你们能活多久!”乱兵更不怀疑,有人翻身拜倒:“请杨大人救我们!”“你们先各自回家,这里还是由原来的城防兵看守,稍后我会让朱振派人挨家挨户清点存粮。ˉ看~*书ee:君2? (;免>{费\$/阅×读t`统筹之后,我做个主,把年货发给你们!”见乱兵难以置信,杨翰林又说道:“你们若是不信,本官今天就住到察院,你们还怕我跑了?”城墙上下的乱兵一片欢呼,有人不相信问道:“大人说的可是真的?”郭雷一瞪眼,上前一步指着那名士兵喝道:“大胆!你想死了!”杨植毫不在意摆摆手道:“我不是下军令!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又有一名士兵道:“我相信杨大人!那天我被贾参将鞭打,是这位大人送给我一件皮坎肩,还有几两银子。杨大人,我相信你,你是一个好人!”乱兵再不怀疑,纷纷把兵器放入军器库,只带了随身手刀散去。郭巴子父子、柳忠等几名带头的乱兵不知所措,柳忠问道:“杨大人,我们几个人呢?”杨植亦不隐瞒,道:“无论如何,杀害上官是大罪,连杀参将、巡抚,你们是指定活不成的!不过我尽量争取不牵扯到他人,也不牵连你们家人!”几名乱兵头领大喜过望,叩首道:“谢大人!不管今后如何,小人听到这话,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