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三国:我刘辩,让大汉再次伟大 > 第274章 卢植:这竖子告老夫的家长?

第274章 卢植:这竖子告老夫的家长?

二千石;下设左丞一人,掌市司监察,右丞一人,掌舶司监察,各秩千石;市司与舶司,各设主司一人,秩千石,其余各科设主事一人,秩六百石。”

贾诩话音未落,殿内已是侧目纷纷。^8′1~k!s.w?.^c!o?m¢

新设官署机构这种事情,若无天子授意,或是事先向与天子交底,贾诩也未必敢轻易在这御前会议上提出。

高望适时领着内侍将早已备好的《市舶司架构详述》分发至每位重臣手中,看着这份条理清晰、架构分明的方案,若说天子不知情显然是没有人会信的。

只是市舶司架构虽完备,几乎挑不出太多问题,但这一项项职权,俨然是将大司农署原本的职权剥离了大半,几乎将涉及商业的核心职权尽数交给了市舶司,盐、铁、丝、酒、粮,这是大汉最为主要的几种交易品。

光凭贾诩,还不敢堂而皇之地在这场会议上削大司农的权,这定然是天子的意思,这不由令人下意识猜想天子究竟是何时开始筹备这件事。

这件事不由令人浮想翩翩,今日天子削大司农的权,来日是否要削他们其他三公九卿的权呢

刘辩将众人的神色尽数收入眼底,这个市舶司自然不是贾诩的创想,但身为天子,许多事情就不能由他这个天子亲自冲锋陷阵了。

譬如眼下,若是曹嵩不愿意放权,与他这个天子爆发强烈争议,甚至闹得很不愉快,这件事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而若是由贾诩提出,即便众人皆知天子是幕后推手,是天子在背后使劲,但那最多是天子不慎被人蛊惑蒙蔽。

再严重,也不过是“诛贾诩,清君侧”,而不是“暴君人人得而诛之”。

其实刘辩在频频收到大司农署屡次请求扩招属吏的奏疏后,便意识到大司农的权力实在是太重,即便这已经是在后汉经过削权过的大司农,而且大司农署官员的分工也不合理。

大司农署除大司农本人外,下辖大司农丞一人,负责辅弼大司农署运转。

部丞10人,主计簿、算簿、田簿、牛簿等统计文书的处理和保存。

太仓令1人,主接收郡国漕运的钱粮

平准令1人主负责调控物价,兼作练染,但由于前些年平准仓和常平仓悉数被废除,故而平准令只作练染。

导官令1人,主舂御米做干粮。

每令之下,各有丞一人,属吏若干。

看上去似乎也不算多么专权,但实际上大司农署负责核收赋税、钱谷金帛货币皆出自大司农署,为郡国调拨钱粮支援等事务也皆出自大司农署。

一如采购、销售和财务不能合归一人掌管的道理,大司农就该司掌农业,再兼水利工程和国库钱粮发放,这就是极限了。

若再多,一者容易滋生腐败,二者就会出现大司农署如今过度繁忙的景象。

“朕以为新设市舶司运转常平仓之议甚善,众卿且瞧巨高公如今的模样。”刘辩起身离席,缓缓扶起曹嵩,握着曹嵩的手环视群臣道,“朕也是体谅巨高公的难处,短短两年功夫,朕这身子是一天比一天壮实,你们看巨高公却是日渐消瘦,这些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也不全是漂亮话,刘辩也是真有些担心曹嵩的身体。

刘辩要求太医署比二千石及以上官员,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查,比千石及以上官员,每半年进行一次体检,外放官员则是每年六月统一由太医署派遣侍医提供上门体检。

曹嵩今年六月的第二次的身体检查结果下来,太医确认曹嵩是弱脉,脉搏疲弱无力,乃心血不足、心脾两虚之兆。

另外,曹嵩的肾气也有些虚,但遭到了曹嵩这位大司农的严厉驳斥,甚至指责张机是庸医。

嗯……直到张机表示,他可以为曹嵩开些药方在调养心脾肝的情况下,为其调养肾的问题,曹嵩连忙向张机道歉,并表示自己老糊涂错怪了张机这位名医。

但张机也向天子表示,曹嵩的身体状况再干个三五年是没问题的,但可能会在工作中积劳成疾,恐怕会导致心脾肝诸症并发,也就是骤然暴毙猝死。

不只是曹嵩,许多重臣的身体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这本身与三公九卿等重臣年龄普遍偏高有关,但这些问题也必须受到重视。

三十岁自称老夫的时代,即便是世家大族和三公九卿都不例外,三十岁往往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半只脚踏入棺材,能活过七十的几乎是少之又少。

去岁去世的故司空张济没活到六十岁,今岁去世的杨赐、刘宽,都是六十六岁病逝,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根据太医署侍医们的诊断,朝中官员最大的问题是饮酒过度。

汉人是好饮的,在这个早饭作为正餐吃饭的时代,大清早就是以酒配饭喝上两杯。

“不光是巨高公,还有尔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