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皇宫诛杀宫中宦官。
且不说窦武把持朝政和北军、羽林军,安插党羽心腹占据朝中各大要职,光是为了诛杀宦官便准备派兵攻打皇宫的事情,顺便打算将迎立天子刘宏一起废了换个新的。就这样的人,也配称汉臣而且明面上清廉如水的窦武,在孝桓皇帝驾崩后,陵墓尚未彻底修缮完毕,就奏请窦太后给兄弟和儿子封侯,从宫中带走了许多美貌的宫女,一月之内,从宫中搜刮走了上亿价值的财物。陈蕃呢,作为窦武在士人之中的合作者,同为“三君”,在听闻刘宏和宦官们抢先一步发动宫变,诛杀了大将军窦武,于是率领属官和太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杀进皇宫的承明门。持兵犯阙,何以为臣更何况陈蕃的儿子陈逸,更是勾结时任泰山郡守的张举以及泰山郡都尉张纯谋反,若非绣衣使者提前探查到情报,彼时朱苗率领的军队定然会遭到袭击遭受损失。、父子皆为大汉逆臣!竟然还有人要朝廷为这样的逆臣、叛臣翻案卢植早年也不是没有仰慕过这两位前辈,唯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距离才能产生美的道理。一旦与仰慕的偶像距离太近,看到的真实面目也许往往令人难以接受。想到这里,卢植不免觉得杨彪这位好友是不是得了癔症。无论窦武、陈蕃二人是否有罪,他们都曾有意罢黜彼时刚即位的太上皇刘宏。若为这二人翻了案,岂不是否定了太上皇即位的合法性……进而也动摇了当今天子继位的法统根基!为窦武、陈蕃翻案,于太上皇和天子而言,几同谋逆!天子三次告知杨彪“好为之”,已经是念在老太尉杨赐的情面上了。然而这件事杨彪、黄琬等人早已密谋多时,他们原计划在杨赐停棺三月、即将下葬之日,于百官和前来吊唁的士人们面前提出此议,料想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难以拒绝。一旦此事被摆上台面,无数曾受牵连的士人及党人后裔必会群起响应。倒并非真有那么多人缅怀挂念着凉了多少年的窦武和陈蕃等人,不过是觊觎这滔天巨浪背后无尽的利益与名望!只要参与进去,有一二言语,皆能进入世人眼中,皆可扬名!只是令天子和卢植都格外不解的是,你杨文先是什么人,你还缺这点名望以杨彪的出身、名望和资历,九卿只是他的下限,三公只要努努力就能担任,他又从不染指军权,显然也没有谋反的心思,那他图什么然而无论杨彪图什么,终归是事不过三。杨彪在第三次领悟了天子话中深意后,依旧选择与黄琬等人搅合在一起,仅仅准备在杨彪守孝结束后永不录用,而非全族永不录用乃至夷三族,已是天子莫大的仁慈了。而若是杨彪当真不识相,那刘辩也不会再给予任何仁慈了。(4215字)——ps:后面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