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时间才给奴才回复。”
其中缘由奴才也打听过一二,他们都是各自向各自的公使馆求证过,得到保证许可后才与奴才联络。
好似民国政府也在其中掺和过,据奴才的可靠消息,那袁世凯是批复允许的。
“奴才已经和他们达成了互相认可的聘用条件,在担任皇室医生需要注意的各项事件。”
“也与他们说明紫禁城内还有太医院中华的传统医术,他们将相互配合为皇室进行医疗诊治病情。”
“在西医进入皇宫后,内务府将在太医院选取两位年轻的医士,在旁协助。
—— 医士:较低等级的医师,未入流,主要承担辅助诊疗、制药等工作。”
一来起监督作用,二是让两位医士习西方医疗的技术,探究其根本与中华医术的区别。
“因此奴才已经安排内务府拟好了聘用文书,在等上几日便可在紫禁城内的西洋诊所开诊。”
“不过与西洋医疗科技相关的工具器械医药还未采购,还需这几位西洋医生到任后与奴才醇亲王一同商议。”
马佳绍英说到这里越发感觉气氛不对劲儿,看到养心殿内除去皇上太后和醇亲王,每一位同僚都表现出极其不耐烦,对于引进西洋医生之事的厌恶,只是此事木已成舟,又碍于皇太后的颜面未曾发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佳绍英知道,皇室引进西医之事,全靠皇太后及皇上力排众议,皇太后凭借自己的威严全力推进此事。
“对皇室而言也是有相当好处,如今皇上虽然退位,应当尽可能的利用一切事物和西方各国保持良好的沟通(不管是通过人脉还是通过经济利益),让我大清皇室仍旧能够在西方各国面前保持画面及友好的关系。”
——通过购买西药制品,及部分西医治疗仪器,和西方各国的主流金融大资本加强联系。
——从凌霄和隆裕皇太后及醇亲王载沣商议好私下运送紫禁城的文物古董出宫进行变卖。如今已然筹集了不少现银黄金,存放在选好的外国银行,通过这些银行渠道与各国金融资本进行流通。
“在皇室危难之际才有可以借靠的外力,不至于任由民国政府拿捏。”马佳绍英认真的对皇太后及醇亲王说道,也是对所有反对的官员解释。
马佳绍英微微抬眼,语带深意,"且这几位医生,分属不同国家——有英国伦敦医学院的威廉·乔治医生,德国柏林大学的皮埃尔医生,还有一位法国巴黎医院的马丁医生。"
“凭借归属不同国家——政治层面和生活背景各不相同,因此不会做出有损大清皇室利益的动作。”
——在各国医生人选上面,历史记载上是英国,德国,日本国家的医生。而日本医生是日本借“医学援助”推行对华影响力,更是为了监视所谓的“大清皇帝”更为后续控制铺路。
由于凌霄的干预,在对于日本医生的选择上是完全排除,为此还与隆裕皇太后和内务府大臣马佳绍英进行过一番辩解。
"如此安排,"马佳绍英嘴角微扬,"他们入宫后,在诊疗用药上必会互相制衡,不致偏听偏信,亦不会受单一势力操控。"
殿内几位老臣闻言,也只暗暗点头。醇亲王载沣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肃亲王善耆虽仍板着脸,却也不自觉松了松紧绷的肩膀。
马佳绍英见众人神色,心知此议已得认可,便顺势道:"因此,奴才拟写了回绝民国政府的'好意',谢绝其推荐医生之请。"
隆裕皇太后指尖轻叩扶手,沉吟片刻,终于颔首:"绍英办事稳妥,便依你所奏。"隆裕皇太后顿了顿,又补充道,"但诊所设立后,一应用药、诊疗记录,须由内务府专人监管,不得外泄。"
"奴才遵旨!"绍英深深一揖,心中大石落地。
——这一步棋,总算也没让民国政府的手伸进太医院,但在中外政治势力博弈中,民国政府后来逐渐加强对西医的控制力。
喜欢重生成为末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