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内阁总理大臣之职,掌握全国军政大权。
这清皇室虽说已退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在民间仍有不小的影响力。
特别是有不少遗老遗少,致力于传统对于清皇室还是仍有忠心。
“现下民国政府虽已成立,但此事处理不好,恐会引发诸多麻烦。”
虽说目前看着全国大局稳定。
最好还是加快进度,尽快掌握全国的军政大权。
“但如今这舆论发酵,恐怕背后会有某些势力在借机生事。”
袁世凯微微颔首,目光深邃的说道。
“没错,这些年清皇室虽然式微,但那些遗老旧臣势力盘根错节。”
“内务府的贪污腐败,看似是内务府内部之事,实则反映了旧体制的腐朽。”
“若我们不能妥善处理,那些守旧势力便会借此大做文章,给我们的民国政府制造阻碍。”
片刻后,袁世凯认定的说道:“这件事看似是内务府的贪腐问题,实则背后牵扯甚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皇室虽已退位,但对那些遗老遗少和部分旧官僚势力,仍旧余威犹存,必然会利用此事大做文章。”
赵秉钧沉思片刻,也接着说道。
“大总统,如今舆论对内务府官员的批判甚嚣尘上,甚至有不少人将矛头指向了我们民国政府,认为是我们不作为。”
“我担心这样下去,民众对我们的政府会产生质疑。”
袁世凯站起身,来回踱步,目光坚定说道。
“菊人啊,这正是我们面临的关键问题。”
我们既不能对内务府的问题坐视不管,让民众觉得新成立的民国和旧制度是一丘之貉;
又不能过于激进,彻底激怒那些遗老遗少和背后的势力于大局不稳。
“我们要在稳定局势的前提下,逐步推进掌握政权。”
特别是对南方各省。
赵秉钧点头:“大总统高见。依在下看,我们首先要介入内务府进行彻查。”
当然,如此大的舆论,于前清皇室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丑闻。
只是不知醇亲王与宣统皇上,隆裕皇太后对此事有何看法?
当务之急应当,看是由秘书处向紫禁城内宫,向隆裕皇太后递交公函。
试探一番态度。
其次便是向醇亲王查询一番。
至于将内务府那些贪腐官员一一揪出,让民众看到我们政府的决心。
“同时,对于清皇室,我们不能做得太绝,给他们保留一定的颜面和待遇,以安抚那些守旧势力。”
并保全了大总统与前清皇室的情谊。
袁世凯停下脚步,目光落在赵秉钧身上。
“嗯,你的想法不错。”
不过,这彻查内务府之事,要做得滴水不漏。
我们要掌握足够的证据,确保一击即中。
当然理应民国政府致函前清皇太后说明实情。
没有必要徒生嫌弃,枉费了我袁宫保一世英名。
“同时,还要派专人去安抚那些遗老遗少,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赵秉钧接着问道:“大总统,既然此事会牵扯到各方革命势力?”
毕竟这舆论的走向,对革命势力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若处理不当,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袁世凯轻轻叹了口气,沉声道。
“这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
不少革命势力一直对清皇室耿耿于怀。
现如今内务府的贪腐丑闻被曝光,他们必定会借此机会,进一步向中央施压,要求彻底清算清皇室。
而那些守旧势力,也可能会利用舆论的反响,倒逼我们做出让步,以保全清皇室的体面。
“这两股力量相互交织,让局势变得越发复杂。”
赵秉钧皱了皱眉头,担忧地说道。
“依总统看来,若这两股势力联合起来,对我们北方政府执政的稳定必然会造成极大的冲击。”
“我们该如何应对?是强硬镇压,还是采取怀柔政策?”
袁世凯目光坚定,说道。
“强硬镇压虽能暂时压制舆论,但容易引发更大的反弹,失去民心大义;”
若一味怀柔,又会让那些守旧势力和革命势力觉得我们软弱可欺,得寸进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