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皇权者,如今在民众的讨论声下,威严扫地,陷入了威严扫地的境地。
而那些曾经沉浸在奢靡生活中的皇室贵族和内务府官员,此刻也感受到了民间的舆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也有无所谓者。
随着舆论在京城民间愈演愈烈。
醇亲王载沣深知内务府的腐败问题已如一颗毒瘤,若不及时整治,必将危及皇室的根基。
为挽回皇室的威望与法统,载沣开始精心谋划布局。
醇亲王府内,载沣在自己的书房中,神色凝重地与亲近的好友和管家商议对策。
他目光深邃,扫视着众人,说道。
“如今这舆论之势,已容不得我们再有丝毫犹豫。”
“内务府那帮人长期把持财政与宫廷事务,欺上瞒下,欺负皇帝与皇太后这对孤儿寡母,若再放任不管,皇家法统何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载沣继续说道。
“本王安排你们去那些遗老遗少常聚集的场合,务必把内务府的种种恶行都揭露出来。”
让那些真心忠于皇室的旧人,知道目前皇室的困局。
“本王绝不允许这等腐败之风继续蔓延。”
载沣顿了顿,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
“你们要当众表明要向皇太后进言,对内务府那些贪官污吏进行整治,还皇室一个清明的局面。”
载沣的亲近好友与管家们领命而去,开始频繁穿梭于遗老遗少们聚集的茶馆、酒楼、会馆之中。
在这些场合,他们言辞恳切,言辞间满是对内务府的控诉。
“诸位遗老遗少,如今这内务府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人大失所望啊!”
一位忠于大清的旧汉人旧臣声泪俱下地说道。
“他们掌握着皇室紫禁城的大部分权利展现,却将皇室的利益抛诸脑后。”
皇帝与皇太后辛辛苦苦维持着这皇室的尊严,却遭到他们的百般欺辱与算计。
“他们贪污腐败,中饱私囊,把持着宫廷的财政,让整个皇室都陷入了困境。”
我等对于内务府的贪污行为也不是不知道情况。
只是从前皇上没有退位,这只是旧历罢了,我等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皇上退位了呀,内务府的官员怎么还如此行事?
置皇上太后全然于不顾!
说完便痛哭流涕,捶胸顿足。
另一位管家模样的人也跟着说道。
“是啊是啊!咱们贝勒府也是深受其害。”
如今形势艰难,府中各项事务都需要银钱打点,可内务府那些人却处处刁难。
竟然断了奉银。
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府里的日子越过越艰难,却毫无办法。”
咱家的贝勒爷过起了典卖祖产的日子。
随着他们的一番番哭诉,这些忠心大清的遗老遗少们对内务府的不满情绪也被彻底点燃。
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联名向皇太后进言,强烈要求对内务府进行整治,维护皇家法统。
而有的人则心怀鬼胎,思考接下来该如何?
与此同时,载沣的管家在王府对外联络中也表现得极为“无奈”。
当有访客前来拜访时,管家脸上满是愁容,诉说着王府的艰难处境。
“如今这天下局势动荡,我们王府也不好过啊!”
管家叹着气说道。
“内务府的那帮人,只知道贪污腐败,全然不顾皇室的死活。”
王府向内务府请求拨些银两,维持王府的日常开销,却总是被百般推诿。
“这内务府的官员啊,简直就是一群吸血鬼,把皇室的家底都快掏空了。”
在管家的渲染下,醇亲王府上下都陷入了一种“艰难困苦”的氛围之中。
而外人眼中的醇亲王府,仿佛也成了内务府腐败风气的受害者。
这一切,都为载沣后续对内务府采取行动埋下了伏笔,营造了舆论氛围。
喜欢重生成为末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