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变得凝重,殿内的气氛也随之沉静下来。皇额娘轻抿嘴唇,缓声说道:“皇帝,如今虽说只是逊清小朝廷,可这小朝廷之上的复杂险恶,丝毫不减往昔。有些事,哀家是该让皇帝懂得了。”
皇太后抬手示意我靠近,手指轻轻划过案几上的一份折子,开口道:“就拿这些内务府奴才递上来的折子来说,表面上是汇报政务、表达忠心,可字里行间,说不定就藏着这些奴才的私心。
比如,有的官员在折子里夸大政绩,不过是为了邀功请赏;还有的故意隐瞒问题,企图掩盖自己的失职。皇帝你看折子的时候,切不可只看表面,要细细揣摩,洞察他们的真实意图。”
我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做懵懂之状问道:“皇额娘,那如何才能看穿他们的心思,辨别折子内容的真假呢?”
皇额娘目光深邃,耐心解释道:“这就需要皇帝多方查证,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平日里,要多与不同的臣子交流,了解民间的真实情况,也要留意各方势力的动向。只有掌握了足够的信息,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说到此处,隆裕皇太后微微叹气,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的说道:“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明争暗斗。有些臣子表面上对你恭敬有加,背地里却可能在谋划着自己的利益。他们会利用各种机会,拉拢亲信,打压异己。你身为皇帝,身处权力的中心,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他们的圈套。”
我听后,表现急忙问道:“皇额娘,儿臣该如何应对呢?”
皇额娘看着我,目光中满是期许:“首先,皇帝你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底下奴才们的花言巧语所迷惑。遇到事情,要冷静分析,权衡利弊。其次,要学会用人,提拔那些真正忠诚、有能力的臣子奴才,让他们为皇室效力。再者,在各方势力之间,要懂得制衡,不能让任何一方独大,以免难以驾驭。”
我认真聆听,将皇额娘的话一字一句记着,随后跪地说道:“儿臣定当牢记皇额娘的教诲,日后定谨慎行事。”
隆裕皇太后欣慰地点点头:“皇帝你能明白就好。这朝堂之路,布满荆棘,往后你要步步小心。”
隆裕皇太后对我说完这些。拉着我起身向暖阁走去。皇额娘坐定后,示意我与皇额娘相对而坐。随后,皇额娘朝身旁侍奉的太监总管微微点头。李公公会意,快步上前,将一叠厚厚的奏折毕恭毕敬地放置在我们面前的案几上。
“皇帝,今儿个让你看看这些奏折,这便是小朝会各方呈递上来的奏折。”皇额娘的手指轻轻抚过奏折封面,神情凝重,“这里面,藏着桩桩件件事物。”
我凑近案几,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不禁微微皱眉。皇额娘现在是让我正式开始接触政事了吗?
皇额娘拿起一份奏折,展开细读:“内务府呈递的修缮宫室预算,数额高得离谱,怕是有人想从中捞取好处。”
我细细端详,发现其中多项开支含糊不清,确实存在诸多疑点。“皇额娘,若是这样,该如何查证?”
“这便要借助多方力量。”皇额娘将折子放回案几,目光深邃,“可派亲信暗中查访,也可问询正首可靠的臣子。”
我知道皇额娘说的互相印证法子,但想着皇额娘终究是深宫女子。哪里见过他们互相勾结?早就是利益共同体。哪里能得到实话?不过是一起做来蒙蔽皇额娘。
从前我这具身体还小,如今也只6岁多。从前皇额娘与摄政王哪里会让我接触这些政务?发表意见?
如今皇额娘主动让我接触这些皇宫政务。倒是一件好事。趁着皇额娘对我的支持,能够尽快改善宫廷制度。
想到如此。需要改变的宫廷制度还有很多啊。
接着,皇额娘又拿起几份折子,以她的政治经验一一讲解其中门道:“有些折子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暗藏玄机,可能是某些人想试探皇室态度的手段;而有些折子互相矛盾,背后或许是不同的人在争斗。”
在皇额娘的讲解下,我逐渐意识到这些奏折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利益纠葛与权力博弈。“皇帝,往后处理朝政,每份奏折都要反复斟酌,洞悉背后深意,切不可草率行事。”皇额娘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我郑重地点头,内心暗自警醒:“儿臣记住了,定不负皇额娘教诲。”
“皇帝,如今虽不比往昔,没有了西方来朝、开疆拓土的朝政大事,但这些折子,桩桩件件都关系着我皇室的存续。”皇额娘的指尖划过一份份奏折,神情凝重,语气里满是忧虑。
皇额娘又拿起一份折子,缓缓展开:“这是内务府递来的账目清单,看似不过是些琐碎的收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