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 第80章 黄崖洞兵工厂(一)

第80章 黄崖洞兵工厂(一)

左 权、李振华两人都有相见恨晚之感,他们从三三制谈到部队建设、从军工谈到武器发展、从平型关大捷、鲁南大捷谈到战略战术、从日军战术特点谈到各国军队优劣,从抗战三个阶段谈到世界格局。本文搜:狐恋文学 xhulian.com 免费阅读李振华作为后来者,有上帝般的视角,又经过这两年来实战检验,见识也颇为不凡。左 权是正经科班出身又出过国,视野开阔。两人交谈都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李振华向左 权参谋长表达了想见朱、彭两位老总的强烈愿望。左 权欣然同意转达。两人聊了大半天,左 权才离去。

最终李振华见到两位老总,两位老总对他都很和蔼。他们问起了沂蒙军区现在的情况。李振华都一五一十地向他们汇报了沂蒙军根据地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的情况。两位老总对李振华汇报的工作很满意,还叮嘱李振华要把火箭炮、火箭筒造好,子弹生产线要出更多的子弹,李振华一一答应。

达成意愿后,李振华开心地与左 权一起前往黄崖洞兵工厂。当日傍晚就抵达黄崖洞兵工厂

黄崖洞位于长治市黎城县城北45公里黄崖洞镇下赤裕村西北的深山之中,因为这里悬崖陡壁都是黄色,东面崖壁的半空有一个天然石洞,因而得名。黄崖洞包括翁圪廊、黑虎口、水窑山、桃花寨等地。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将这里的岩石组成的山体切割成一道道峡谷,连绵数十公里,而黄崖洞便是位于一座最为险峻的山峰黄崖峰之内。

黄崖洞正面一条直道叫做翁讫廊,军事上称为南口,直道尽头就是一面20多米高的断崖,一帘瀑布飞流而下,形成一处名为“无底翁”的深潭,东边的潭壁上有一条120多级的石阶道,这是唯一一条可以从谷底登上黄崖洞的道路。

石阶利用吊桥划分为上下两段路,一旦取下联通的吊桥,那么就是一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

而除却翁讫廊之外就只剩下四条由当地人上山砍柴采药形成的小路。

两条“之”字形的盘山小道,一条通往翁讫廊东北面的桃花寨,一条从南口南面翻过山口到达。

两条路路面遍布只有核桃大小的石子,稍不留神就会踩石滑落,所以人们上山全都以攀爬为主,嘴巴几乎都要贴着山坡,所以又被叫做“亲嘴坡”。

至于剩下的另外两条路,一条正北面通向宽章山,道路极为狭小,有着“宽不盈尺,陡不可攀”的形容。

最后一条路从山下的左会村爬过2000多米高的左会山,从山口越过进入黄崖洞后沟,但是因为此地山高沟深坡陡的地势,被当地人叫做“布袋谷”,是一条极适合打埋伏战的地形。

正是因为黄崖洞地区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是一处易守易藏却难以进攻的地方,所以八路军特意把兵工厂设在此处。

此时兵工厂已由开始仅有20多部机器,工厂生产武器弹药也不少。兵工厂防卫工事已见雏形。

李振华一行人进入兵工厂范围后,安顿了下来,技术人员在紧锣密鼓的着手准备。李振华参观了子弹厂、火药厂、手榴弹厂、地雷厂,步枪厂。李振华碰见好多个从皖南兵工厂支援过来的技术人员。左权又带他参观了兵工厂的防御工事,他给了李振华最高授权,介绍认识了刘鹏(八路军总部军工部长)程明垒(一所所长)和陈自坚(一所总工程师)欧致富(八路军直属特务团团长)。

左权陪着李振华在黄崖洞地区转了两天,李振华对黄崖洞兵工厂有了个大概的了解,他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他知道这附近有丰富的煤、石灰石、石膏、铁矿、铜矿等资源,李振华准备另外畴建一个水泥厂、小高炉炼钢厂、炼铜厂以及炮弹厂。技术人员是现成的,此次带来的技术人员都是多面手。另外现有兵工厂,李振华准备改进一下生产工艺,实现流水线操作,编写各岗位操作规程,尽量贴近现代化管理模式。左 权工作非常忙,与李振华交流了想法后,援权他对黄崖洞兵各工厂进行整改,就返回了八路军总部。

李振华静下心来,花费了一个星期时间,梳理一下兵工厂生产工艺及流程,书写各节点操作作业指导书。完成这项工作后,李振华召集刘鹏、程明熊、陈志坚及各兵工厂技术人员座谈,综合各方的意见,重新进一步完善了工艺制度。要求各兵工厂开始执行。兵工厂虽然有些不理解,但军人的纪律性保证了制度的执行。在磕磕碰碰中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磨合,流水线的好处就开始展现了出来。再过了一个星期大家惊讶的发现各军品的产量有了20%一30%的提升,特别是子弹生产线,由于流水线作业及自制工装的使用,产量提升了5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