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世界上来说,都是最高的,只是明朝廷不重视他们,使人才白白埋没罢了。
他们拆解王烁的火枪,逐渐就搞明白了火枪的击发原理和火药配比,造是完全能够造出来,关键还是钢材不过硬。
王烁已经达到了高炉吹氧炼钢的水平,而明朝工匠们仍旧使用木炭、坩埚,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汤若望被多尔衮叫去,也没法弄明白王烁造火枪的钢是怎么炼出来的,而且,人家的枪管是无缝的,靠人工锻造,无论如何做不出来。
多尔衮一怒之下,把汤若望给
关到大牢里去了,什么时候会造钢了,你什么时候出来!
别说汤若望已经投靠王烁,本就不打算帮多尔衮,他就是真心想帮他,没王烁指点,他也不知道什么是高炉和转炉,什么是拉拔,碳硅锰磷硫五大元素他都整不明白,他也弄不出这材料来。
本来造新火枪是没有希望的事情了,可王烁那边把钢厂私有化了,这就给了济尔哈朗希望。
虽然西北政府不允许向满清出口钢材等任何与军事有关的物资,但西北政府的钢材可以卖到南方,他可以从南面偷偷花高价买过来。
无缝钢管属于军事物资,只有王烁的军事工业基地生产,市面上没有。
但前明留下的工匠,利用套管技术,成功解决了接缝问题。只是造出的火枪过于沉重,射程和火力却一点也不差。
另外,在济尔哈朗高价利诱之下,不断有人出卖一些技术给他,他已经掌握了部分王烁的新炼钢技术,又把汤若望从监狱里放出来,继续主持炼钢。
只要假以时日,他就会生产出新钢材来。现在,先用从江南偷偷花高价买来的钢材造着吧。
只是,满清没有机器设备,生产火枪太慢,到现在也就生产出千余把,保卫皇宫都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