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郎的话外之意是说。
就算是将所有太平道弟子都绑到一块。顶多也就是让那位张天师劳累几日罢了。毕竟,杀人也需力气。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为何这些人还要聚在一起商议为大贤良师报仇一事?因为大贤良师死了,太平道群龙无首。加入此派的修士,谁的手上没几条无辜性命?他们一辈子,都会被标上邪道的标签。待在一起,尚能有个抱团取暖的去处。但倘若因为群龙无首,就此散了,将来,单打独斗的下场,多半会是不得好死。因此,他们需要一个理由,一个目的,继续抱团取暖。而为大贤良师报仇,就是一个很好的理由。谁又会在乎,真正将这个目的完成呢?大家伙心照不宣罢了。只是如今,这层遮羞布被少年郎揭开,让众人都有些恼羞成怒,“亏你还是大贤良师的亲传弟子,你若不敢为你师父报仇,就少在这儿说风凉话!”“想要坐那个位置?你还不够格!”“小子,你就算是大贤良师的亲传弟子,可毕竟太年轻了,等我们这些人老的时候,自然就有你出头之日。”“...”说一千道一万,他们都不想让这个少年郎坐在那个位置上。对于今日的局势,少年郎像是早有预料,“诸位但凡有认为我不配坐在大贤良师这个位置上的,尽管站出来。”随后。当真有人跨步而出,“我不服!”话音刚落。少年郎便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将其身躯崩裂。血肉横飞。一些年长者见此不知名秘术,顿时心中一骇,“五气朝元之境?”“是太平要术!”“这小子...”“...”显然,他们都有些畏惧眼前的少年郎。不满二十岁,便已到五气朝元境界。将来,必然能在长生路上走得极远。甚至可以比肩龙虎山的那几位老家伙。这样的人,有资格能成为太平道的大贤良师!“现在...”“谁赞同?谁反对?”少年再次看向众人。这一次。许久都未有人站出来说些反对的声音。少年像是在经历着一场意料之内的事情,并未因眼前诸多异士的反应而高兴,只是一脸平淡的开口道:“自今日起,我,李长生,便是太平道新任大贤良师。”说到此处,他缓缓迈向一处台阶。在台阶的尽头,有一把刻画着八卦图案的椅子。他端坐在椅子上,仍旧是面无表情的正色道:“我身为大贤良师所发布的第一条命令,就是...”“自此刻以始,解散太平道。”“今后,若再有人打着太平道的旗号在外胡作非为,我李长生,便与其不死不休。”“...”......《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山...·海外东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大荒东经》: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归藏?启筮》:黄帝杀之于青丘。《元和郡县志》:齐景公有马千驷,田于青丘。...张道之所处得这个时代,与他前世极为相近。在这个修仙的世界中,并无《山海经》等奇书,他对于书里的内容,早已记不太清了。但也依稀记得,根据不少文献记载,青丘多半就在齐鲁境内。而且,青丘之国极大。后来,随着封神大战结束后,圣人们改了地水风火,让山海归于山海,神州归于神州。就此,山海世界逐渐淹没在浩瀚历史长河中。 可这不代表,山海世界不存在。张道之去往青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打开了神州大地与山海世界之间的通道。也就是说,青丘,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了。但是,神州与山海世界,毕竟同属一脉。随着岁月的迁移,青丘会在这个世界,留下一些痕迹。而有能人异士,便通过这个痕迹,去往了青丘或是别的一些山海世界。比如烂柯棋缘、又比如桃花源记等。这两篇故事里的主人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自神州世界去往了山海世界。两界虽是同属一脉,但因圣人改了地水风火的缘故,使两界的阴阳轮转、乾坤秩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桃夭也只是听族内狐妖提及,在人间,有人在曹州之地,打开了去往青丘的结界。但是,她并不知晓具体打开结界的方式。也就是说,自桃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