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天奇嗤之以鼻,但还是动手调整了滑轮组的角度。
结果:射程有所提升,但精准度极差,箭矢飞行轨迹飘忽不定。
第四天:众人崩溃
老王揉着酸痛的腰叹气:“少爷,要不……算了吧?”
倪天奇直接摔了工具:“老子不干了!你这破弓根本不可能成!”
周桐盯着桌上乱七八糟的零件,咬牙:“再试最后一次!”
倪天奇暴怒:“试个屁!老子打铁几十年,就没见过你这么倔的!”
老王赶紧拉住他:“倪老弟,消消气……”
倪天奇甩开他的手,指着周桐鼻子骂道:“你小子就是异想天开!弓就是弓,省力了就没威力,有威力的就不可能省力!这是天道!你还能逆天不成?!”
周桐沉默片刻,突然抬头:“那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呢?”
倪天奇一愣:“什么?”
周桐拿起一块木料,快速画了个新草图:“如果我们不追求‘省力’,而是追求‘蓄力’呢?比如——”
他指着草图上的滑轮组:“让弓臂的弯曲蓄力更充分,再通过滑轮组释放,这样拉弦时虽然费力,但箭矢初速会更高!”
倪天奇盯着草图看了几秒,突然“啧”了一声:“你小子……倒是有点歪门邪道的脑子。”
老王凑过来一看,眼睛一亮:“少爷,这设计……有点意思!”
小桃也爬起来,迷迷糊糊地问:“……成了?”
周桐咧嘴一笑:“再试一次!”
倪天奇骂骂咧咧地抓起工具:“最后一次!再不成,老子把你扔炉子里炼了!”
最终结果?
——还是没成。
但这一次,箭矢的飞行轨迹稳定了许多,射程也比之前远了足足二十步。
倪天奇盯着钉在靶子上的箭,沉默半晌,突然道:“……有点意思。”
周桐擦了擦汗,笑了:“倪叔,明天继续?”
倪天奇:“滚!”
时间来到后天的下午
此时的周桐正埋头调整弓弦的松紧度,额头上沾着木屑,手指被鱼鳔胶黏得发亮。倪天奇站在一旁,抱着胳膊冷笑:“小子,你再折腾这破弓,信不信老子把你绑箭上射出去?”
老王擦了擦汗,刚想劝两句,院门突然被推开。杜衡手持一卷公文,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
“大人!”杜衡拱手行礼,脸上带着几分喜色,“朝廷批下来了!”
周桐头也不抬,手指仍在弓弦上拨弄:“批什么?山楂糖葫芦的配方?”
杜衡哭笑不得,将公文递过去:“扩军的批文啊!您之前上报的‘桃城守军扩充’一事,朝廷准了!”
周桐一愣,缓缓抬头:“……啥?”
杜衡笑道:“就是您之前说金人残部袭扰边境,申请扩军千人、开采矿源以铸兵甲的那份公文啊!”
周桐眨了眨眼,一脸茫然:“我什么时候报的?”
杜衡想了想:“约莫是三个月前?当时您刚上任不久,说桃城地处边陲,需增兵防患。”
周桐这才隐约记起来,似乎是有这么一回事。他接过公文,展开一看,只见上面朱批墨字,工整肃然:
> **【兵部札付】**
> **大顺希武五十四年七月十五日**
> **准河北路桃城县令周桐呈报:**
> **查金人残部屡犯边境,着即扩充戍军一千二百员**
> **特赐开矿令牌一面,许采铁矿以铸兵甲**
> **拨付粮饷三千石**
> **仰即遵行,毋得延误**
> **兵部尚书臣王璞谨题**
周桐看完,眉头一挑:“咦?朝廷居然批了?我还以为这事儿早黄了。”
杜衡笑道:“或许是公文往来耽搁了,如今批下来,倒是好事。”
周桐挠了挠头,嘀咕道:“可那三千飞熊军不是已经在钰门关驻扎了吗?还同意我扩军?”
杜衡解释道:“飞熊军是边军,咱们扩的是地方守军,互不冲突。再说了,朝廷既然批了,自然是有考量。”
周桐点点头:“有道理。”他合上公文,随手递给杜衡,“杜哥,你让吴毅把这送到军营去,赵德柱那厮估计能乐疯。”
杜衡笑着应下,刚要走,倪天奇却突然伸手拦住:“慢着!”
老王也笑眯眯地凑过来,和倪天奇对视一眼,两人脸上同时浮现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倪天奇一把勾住周桐的肩膀,语气亲切得诡异:“贤侄啊,这么大的喜事,你不得亲自去军营通知?”
老王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