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要爆炸的瞬间,一股耀眼的金红色铁水从出铁口涌了出来,如同熔岩般流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
\"成了!\"周桐松开风箱,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铁匠们目瞪口呆地看着那铁水——如此纯净,如此流畅,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铁水。\"神了......\"老张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颤抖着伸手想摸又不敢摸,\"这、这铁水会发光........\"老王不知何时挤到了最前排,胡须抖得像风中的枯草。他颤巍巍地扶住周桐的肩膀:\"少爷...这、这莫非是传说中的镔铁?\"周桐瘫坐在地上咧嘴一笑,官服早被火星烧得千疮百孔:\"当官就是好啊...建炼铁坊都不用找别人批条子...\"他突然一个激灵跳起来,\"快!等凝固了赶紧看看成色!\"当暗青色的铁锭终于冷却,整个炼铁坊沸腾了。铁块表面泛着奇特的金属光泽,敲击时发出清越的鸣响。\"宝刀!这能打宝刀啊!\"小李激动得语无伦次。周桐却皱着眉头用铁钎在铁锭上刮了几下:\"还是不行...杂质太多。\"他指着几处暗斑,\"这里,还有这里,明显就不是好的成色。\"\"这都不满意?\"老王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少爷,这铁比军器监的还好...\" \"要是有纯碱就好了。\"周桐喃喃自语,\"我记得能助融的,烟囱也不会炸了。\"\"纯碱?\"老张挠头,\"大人说的是洗衣裳用的土碱吗?俺婆娘去城西碱滩挖过,白花花的一片。\"周桐猛地转身,眼睛亮得吓人:\"是不是遇水就化,晒干了结成硬块?烧起来有股刺鼻味?\"这些是他最多能想起来的——毕竟是每一个古代穿越小说都会提到一嘴的描述。\"对对对!\"老张连连点头,\"洗衣裳特别去油,就是味道冲得很...\"\"就是它!\"周桐激动地拍大腿,\"传我的话,谁家挖到这种碱土送来衙门,一斤换一升盐!\"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飞遍全城。不到傍晚,炼铁坊门口就排起了长队,百姓们挎着篮子、背着麻袋,里面全是灰白色的碱土块。\"大人说话算话?\"一个瘦小的妇人怯生生地问,\"真能换盐?\"周桐直接解开从仓库拿来的大口袋,哗啦啦倒出一堆盐块:\"现结!\"老王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悄悄把周桐拉到一边:\"少爷,这开销.....\"\"放心。\"周桐抹了把脸上的煤灰,露出狡黠的笑容,\"等老爹从江南回来,我非得让他大出血不可......\"他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走,先回家。老张!我带一块铁回去研究研究一下,你们把炉子再加固一圈,明天咱们玩个大的!\"回府的路上,老王看着自家少爷一瘸一拐的背影——官服破烂、双手烫伤,却还在哼着小曲。老人家突然抹了抹眼角:\"不容易啊...\"\"嗯?\"周桐回头。\"老奴是说...\"老王赶紧快走两步,\"老爷回来准得吓一跳!\"周桐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娘的,那些穿越小说净骗人...\"他举起缠满绷带的手,对着阳光细看。透过麻布的缝隙,还能看到掌心的烫伤——这是第二次试验时,一块爆溅的铁渣直接烙在了皮肉上。当时他硬是咬着木棍挺完全程,等铁水全部入模才昏过去。从那之后,他每次的试验都是“全副武装”去的,毕竟以后也得靠脸吃饭呢。\"什么'灵机一动就改良炼铁术'...\"他对着空气嗤笑,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狗屁!\"阳光透过指缝,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三十多个日夜的记忆如走马灯般闪过:那个暴雨夜,他跪在泥泞中徒手扒拉炸炉的残骸,就算做了防护,手指也被碎瓷片割得鲜血淋漓,只为找出失败的那块铁渣。雨水混着血水渗进地里,老王打着灯笼在旁边直跺脚:\"少爷!这要得破伤风的啊!\"还有那次鼓风装置崩裂,要不是老王在旁边提醒,那飞旋的木杆能直接抽在他肋间,那晚他是趴在案头想了一整夜的角度。他对着晚霞竖起中指,\"三百字写完技术革新?狗屁!\"老王吓得胡子一抖:\"少爷您这是灶王爷附身了...\"周桐突然放声大笑,笑得伤口都隐隐作痛。是啊,那些穿越小说不会写:主角被烫伤时如何在半夜疼得直哼哼;不会写失败三十次后,那种深入骨髓的自我怀疑,更不会写,当你终于看到成功的曙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