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温可带着陆温年,脚步轻快地来到了木匠的工坊。+m_i!j+i~a_s~h,e`._c+o!m/
工坊里弥漫着淡淡的木屑清香,各种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木匠师傅们正专注地雕琢着手中的木料,发出有节奏的敲击声。
温可与木匠师傅们打过招呼后,又赶忙联系了泥瓦工,不一会儿,众人便齐聚一堂,开始热烈地商量着如何将那座老旧的宅子改造成一座融合现代风格的小洋楼。
在古代,有些房屋的最高层数是三层,不过在这县城之中,大部分房屋都是两层结构。
当负责工程的领头人看到温可拿出的图纸时,顿时惊得合不拢嘴,他们瞪大了眼睛,仔仔细细地打量着图纸,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们在这行摸爬滚打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精妙绝伦的建筑物。·E′Z′小?说·网. .免+费-阅,读-
虽说他们没去过皇城,但州府还是去过的,那里的房屋最高也就三层,可眼前这图纸上的小洋楼竟然有五层之高,而且样式独特新颖,是他们从未见过的风格。
温可看着众人惊讶的表情,只能打着哈哈解释道:“这是我家亲戚去海外做生意时,看到别人家房子大多都是这样的。”
众人一听“海外”二字,心中都犯起了嘀咕。
外域虽说没去过,但时常有商人往来,打听起来也不算太难,可这海外,在他们的认知里,几乎是虚幻缥缈的地方,所以大家对此半信半疑。
然而,当他们再次端详这精妙无比的楼房图纸时,又不得不相信,在那遥远的海外,确实还有人类居住,并且有着如此独特的建筑风格。^8′1~k!s.w?.^c!o?m¢
商议的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温可长呼出一口气,只觉得口干舌燥。
毕竟让古人理解这种融合古风的小洋楼并非易事,温可费了好大的劲,才将其中的设计理念和构造特点解说清楚。
温可深知此次工程的重要性,于是她给了陆温年一些定金,认真地说道:“你陪着工头去买材料,不是我不放心这些人,实在是这小洋楼不比普通的一二层青砖瓦房,要是出了差错,一倒塌,失去身外之物还是小事,可要是伤了人命,我心里怎么也过意不去。”
说着,温可留下一百多两银子,其余的三百两都交给了陆温年,按照她的预算,盖完这座小洋楼大概需要两百多两,剩下的正好可以用来支付工钱。
“唉,怎么感觉有点亏啊,五百两银子买下这宅子,还要花三百两重新改造,银子一下子就没了,看来得尽快开业,把成本赚回来。”
温可一边暗自思忖着,一边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牙行走去。
“大伯家的竹筒就供给镇上吧,我得去找一下有竹林的村户。”
温可本可以去找郭富帮忙的,但略一思索,还是决定首接去找赵东最为合适。
走进牙行,一位笑脸盈盈的男子立刻迎了上来,热情地问道:“客官您有什么需求?”
温可礼貌地回应道:“我找赵东,劳烦一下。”
那男子一听,脸上的笑容顿时冷淡了不少,他朝着楼上喊了一声,便转身离开了。
赵东听到呼喊,连忙从楼上走了出来,看到是温可,他先是一怔,随后朝着屋里的人说了一声,便匆匆下楼。
“温公子,您有事找我?还是……”赵东以为温可后悔买了那座老旧宅子,心里有些担忧地问道。
温可赶忙说道:“我想跟你打听个事,就是这附近有没有哪里有竹林,是谁家的?”
赵东闻言一愣,随后眼珠子滴溜溜地快速转动,像是在盘算着什么,紧接着笑道:“有,边江村就有,那里到处是竹林,你若是要一些,我自可去给你讨来。”
温可诚恳地说道:“你若现在不忙,能否带我去一下,我找村长有事。”赵东抬头看了看楼上,稍作犹豫后,还是点了点头。
他命一个手下赶着马车出来,随后与温可一同前往边江村。一路上,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
这是一座依傍着江水的宁静村落,尚未踏入村子,便能遥遥望见大片郁郁葱葱的竹林,那满眼的翠绿仿佛要将人的眼眸都浸染。
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似在低语着村落古老的故事。温可一路打听,终于寻到了村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