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反倒会忍不住笑出来。
身旁的人都吓住了。
太子朱高炽战战兢兢道:“爹……你还好吗?”
朱棣面无表情道:“你说,这后世的大明,究竟是怎么了?”
怎么变成这样一副他无法理解的样子了??
一定是出了什么事!
【壬辰,如阳和,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甲辰,小王子犯阳和,掠应州。丁未,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
御驾亲征了!!
宋时大家心中一紧,对此事颇有些心理阴影——这位天子,不会兵败被掳走了吧?
【辛亥,寇引去,驻跸大同。】
竟然击退敌军了!?
这位天子,不愧是“武宗”啊!!
朱元璋这才怒气稍霁:“还算你有几分本事和胆量!”
那可不吗。
百官心中腹诽,没几分本事和胆量,他敢微服巡边?!
朱棣皱眉道:“就只是‘寇引去’?都御驾亲征了,如何不是‘大破之’?”
朱高炽努力哄老父亲开心道:“岂能人人都如父皇一般用军如神?”
朱棣瞪他一眼:“没心气!正是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好!”
汉武帝盯住了卫青和霍去病。
不知为何,两位将军心中油然而生一股不祥的预感。
汉武帝的语气中流露出一丝蠢蠢欲动:“御驾亲征啊……不知该是何等光景?”
天子亲征,最大的风险就是天子安危。
但若是有卫青与霍去病护卫左右,就算不是万无一失,也能说高枕无忧。
百官心中一沉,完了,陛下本来就不是很让人省心,现在要被后人带坏了!
【戊子,还至宣府。十二月癸亥,群臣赴行在请还宫,不得出关而还。】
读书人给村民们讲解这一段,讲着讲着,自己都乐了:“天子在宣府,十二月,文武大臣想去天子所在地请他回宫,但是因为没法出关,只能返回。”
村民也乐了:“是不是被皇爷之前安排的那个——什么谷大用挡回去了?”
“哈哈哈哈哈!之前他们让皇爷出不去只能返回,现在皇爷是自己经历了什么,就叫他们也经历什么!”
读书人道:“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李世民就没想过,当天子居然可以如此……肆无忌惮。
他没有一点敬畏吗?
他就不怕自己离宫后,宫中发生政变,又或者宗室造反,天下不满,如隋炀帝那般亡国吗?
他喃喃自语:“如此轻佻,能是一位明主吗?”
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脸上,却满是微笑。
荒唐吧?
可笑吧?
先帝越是显得荒诞不经,轻佻不似人主,对他越有好处!
天幕再多说一些!还有些重点都没说到呢!
【十三年癸丑,敕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亲统六师,肃清边境,特加封镇国公,岁支禄米五千石。吏部如敕奉行。”
十西年春己丑,帝自加太师,谕礼部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朱寿将巡两畿、山东,祀神祈福,其具仪以闻。”】
天下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那“朱寿”,是这么来的!
虽说昔日汉武帝微服常自称平阳侯,但……好像也不是一回事啊!
朱祐樘无奈道:“胡闹!”
百官默默等待片刻,没下文了。
啊,陛下,就这样吗?
这样就算训斥完了?
哦,不对,按照天子的脾气,这都不是训斥,这大概就是在说“己阅”。
距离太子陛下出阁讲学到现在,己经五六年了!
这五六年,朱厚照就一首在学《论语》和《尚书》,就这两本书,还没学完!
进度如此之慢,倒不是他不聪明——他分明就可以过目不忘,但就是讨厌学习,而且根本没人管得住他。
比起学习,太子更喜欢骑射,就算老师们向朱祐樘告状,天子也不怎么管教儿子。
态度大概就是:“知道是这么回事了,问题不大,没事。”
那“我儿子高兴就好”的态度,硬生生把朱厚照娇惯成了这样。
但百官们再一深思,忽然发现,诶?
虽然如此,但咱们的太子好像……也还蛮不错的?
你看汉武帝唐太宗精心教育养大的太子,一个变成戾太子,一个变成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