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
“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皇帝更喜欢她姐姐呢?”
“是啊,这帝王的宠爱可不管你有没有错,只能说小冯氏还挺倒霉的。”
......
{大冯氏还想要抚养高照容的儿子,高照容出自高句丽,她也是孝文帝的女人,生有俩儿一女。
可惜她势头太盛,影响了冯太后两个侄女的发展,成了冯太后的眼中钉,生前连贵人的封号都没得到。
之后还被大冯氏害死。
得到高照容儿子元恪的抚养权后,大冯氏继续吹耳边风,构陷当时的太子元恂。
最终元恂因叛乱被废,元恪被立为太子,大冯氏被立为皇后。}
百姓们看得意犹未尽,这耳旁风的威力比他们想象的还大啊。
还很多人似乎明白了,这大冯氏的胆子那么大,敢私通太监好像也不奇怪。
“这女人还真不简单啊,竟然说杀人就杀人,孝文帝到底是知不知道这是个毒妇啊。”
“她都把人家的生母杀了,养对方的儿子,也不怕以后遭报应?”
......
民间讨论的很热闹,看光幕的帝王们却很无语,这孝文帝也是昏头了,竟然听了别人的话就干一堆糊涂事。
搁平时,刘彻肯定要吐槽吐槽,但想到历史上年迈的自己,他也奄了~
朱元璋倒是没这些烦恼,“瞧瞧、这就是听信谗言的下场。”
{立后一个月,孝文帝就出征了。
大冯氏也自由了。
她之前出宫养病期间,就有不少传闻八卦。
现在孝文帝不在家,大冯氏干脆和太监高菩萨私下淫乱。
原本高菩萨就是个医生,在大冯氏出宫养病期间就勾搭上了,现在继续入宫私通。
等孝文帝病重的消息传回来,大冯氏也不遮掩了,和男宠公然淫乱。}
百姓们眼睛都看首了,这女的胆子那么大,皇帝还没死,就敢公开了?
小贩将糖人递给顾客后,继续看戏,“娘嘞,这皇室八卦果然不比民间少啊。”
大娘吃瓜吃得连衣服都忘记洗了,“孝文帝也没想到吧,自己最宠爱的皇后竟然给他戴绿帽子了。”
姑娘义愤填膺的说道:“也是他活该,只怕小冯氏知道都要笑死了。”
......
各朝的嫔妃们也是佩服这幽后的胆子,简首是胆大包天,离宫的时候就罢了,谁能想到她还敢把情人接进宫来...
{当时,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年纪轻轻丧夫寡居。
大冯氏强迫她嫁给自己的弟弟,公主不愿意,便偷偷去找她哥哥孝文帝,把大冯氏偷情的事情也告诉了他。
孝文帝自然不相信自己宠爱的皇后,竟然敢做这种事,就派人秘密调查。
过了年,孝文帝回到洛阳,开始审问此事,终于知道了真相。
不久之后,孝文帝南征,虽然大冯氏失去了宠信,但待遇不减。
孝文帝病情越来越重,给弟弟元勰留下话,他担心自己死后,皇后会乱政,所以留下旨意等自己死后赐皇后自尽,还按照皇后礼仪安葬。
所以说,这宫女和侍卫、嫔妃和太监私通,都比嫔妃和侍卫的概率更大}
各朝人士都不得不感慨这孝文帝对自己这个皇后的一片痴心,瞧瞧,皇后公然淫乱,竟然也没忍心废后,死后也是按皇后的待遇来。
不过这事,孝文帝忍得了,大多数雄主们是忍不了的,只怕是刚发现私情的时候,幽后就没命了。
刘彻扯了扯嘴角,谁敢给他戴绿帽子试试?
嬴政自然也是不允许这种情况的,他也理解不了孝文帝对大冯氏的爱情,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那相关人等就别想跑了。
李世民不担心这些,因为他家皇后,那就是温柔贤淑的典范,但他觉得孝文帝心里只怕也是极为难受吧。
......
历代王朝的嫔妃们对自己也都挺有自知之明的,她们可不是谁都是幽后,皇帝对她们也没那么深的感情,真敢乱来,自己死都是轻的。
侍卫们也是纷纷皱眉,他们中有几个是敢对皇上的妃子有兴趣的?退一万步说,自己有大好前途、也能找到合适的姑娘成家,实在犯不着这样做。
宫女太监们也是警醒了不少,主要是这些案例都给她们提了醒,在宫里还是老实本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