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办法去投靠当时的自己吧,没准还能在凌烟阁混一个位置】
李世民:...他好好的皇帝,咋就要去自己给自己打工了不成?
各时空,还有不少人赞同的,反正局势不利嘛。
贞观大臣们也在天马行空的想象,若是陛下要进来,那谁会被挤出去呢?还是说再增加一个位置,变二十五位?
—
看了会儿唐太宗的八卦后,刘晓希继续点开下一个话题。
{慈禧为什么会选择长叙的两个女儿给光绪当妃子呢?}
慈禧是谁,现在各朝代的人们都知道,光绪大家也知道,但对于这长叙和他的两个女儿,倒是没什么了解。
不过对于历朝历代的Z治家来说,猜也能猜得出来,慈禧的做法无外乎都是出于Z治考量。
{公元1889年,18岁的光绪选妃。
慈禧的亲侄女被选为皇后,同时户部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也被选入宫,也就是瑾嫔和珍嫔。
这一年,瑾嫔15岁、珍嫔13岁。
那为什么长叙的两个女儿都能被选入宫呢?
其实主要还是归结于她们背后的家族和Z治影响力。}
各朝的王侯将相、文武百官一点都不奇怪,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如此。
帝王们也不稀奇,他们有些选秀,也是为了笼络大臣,就连嫁女儿也是一样。
{别看长叙家原本只是一个包衣家庭,但他爹裕泰争气,当上了总督,总督在清朝那地位可不低,也算一方诸侯了。
所以在长叙老爸的努力下,他的家族迅速崛起。
长叙的二哥还娶了文华殿大学士桂良的女儿瓜尔佳氏,桂良还是恭亲王奕訢和惠端亲王绵愉的岳父。
奕訢是道光帝的第六子,生母是孝静成皇后,也是咸丰帝的异母弟。
绵愉是嘉庆帝和恭顺皇贵妃的儿子,恭顺皇贵妃也就是电视剧里被人熟知的如妃。
咸丰帝登基,绵愉是他的叔叔,还是和硕亲王,威望自然是不低。
长叙的姐妹又嫁给了大学士琦善的六儿子。
这亲戚关系一看,那己经不得了了}
百姓们看得兴致勃勃,他们算是看明白了,这些朝廷的高门大户都喜欢联姻。
和其他人看热闹的心情不同,清朝的皇帝们就没那么悠闲了。
康熙说高兴也没有,说不高兴也不至于,就是看着光幕上的内容莫名感觉烦躁。
乾隆没记错的话,嘉庆是他儿子,当然绵愉是他孙子,还有一个奕訢,也是他后代,这个长叙的家族的确是起来了。
{长叙本人有西任妻子,娘家背景都非常显赫。
他的发妻罗氏,是文渊阁大学士宝兴的女儿。
在发妻死后,长叙又娶了和硕惠端亲王绵愉的西女儿—爱新觉罗氏。
有这样一个岳父,哪怕长叙的官位不高,但实际地位也低不到哪里去。
不过爱新觉罗氏也早早病逝了。
所以长叙又娶了第三位妻子,也就是康熙的七世孙女,同样是宗室女。
这位是大学士载龄的女儿,载龄又是康熙第三子胤祉的后代。
载龄的女儿也死得早,长叙又娶了第西位妻子,同样是宗室女。
她是康熙的五世孙女、胤禵的后代。}
各朝人士有人羡慕、自然也有人看得一言难尽。
连娶西个妻子,都死的早,还打消不了娶妻的念头,这长叙啊,太难评了。
大娘很不理解的说道:“这家伙,谁嫁他谁就死得早,咋还能有人愿意嫁啊。”
翘着二郎腿的大叔撇撇嘴,“害,这是家族联姻,即便姑娘不愿意,但婚事也不是她们能做主的。”
年轻的妇人语气充满了羡慕,“还是后世好,婚事自由、甚至想不想结婚,都能自己决定。”
......
和百姓们思考的不同,朝野上的王公大臣们,想到的还是家族联姻能带来的巨大好处。
即便是很多官位低的小官、或者是读书人,都希望通过娶一个位高权重家族的女儿,找一个强大的后台来实现抄近路。
不过也有不少人不屑于此。
大家闺秀们也多是清楚自己的命运,即便是皇家公主,也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未来不由自己做主。
康熙年间
胤祉、胤禛、胤禵三兄弟的表情都如出一辙,因为按实际上算,他们的后代都嫁给了这个长叙,em。。。
胤禵皱紧的眉头都能夹死蚊子了,他关心的是长叙的第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