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 410章 才女谢道韫

第 410章 才女谢道韫

降宋朝,赵光义让他恢复了杨姓,改单名‘业’,又以杨无敌著称。

宋朝北伐燕云失败,统帅潘美和监军王诜指挥错误,杨业为了掩护南撤的百姓和辽军力战,西子杨延玉战死,杨业最后也被敌军俘获不屈,绝食三日而亡}

对于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保家卫国的人物,各朝人士还是很有好感的,尤其是看到杨业的结局,惋惜的声音在各时空响起。

赵匡胤暗暗告诉自己别生气,但还是把赵光义骂了一顿,“赵光义这蠢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当然生气过后,赵匡胤也在思考北伐的事情,只是现在是不是要先把北汉拿下再说。

此时的北汉境内

折氏的手不由得握紧,她没想到这竟然是说她的丈夫,她还没出生的西子也战死了?

杨延昭年纪还小,看到亲爹和弟弟战死,情绪一下就绷不住了,红着眼睛抹泪,但也不忘安慰母亲,“娘,你别担心,爹和西弟不会有事的。”

朝堂上

杨业看着自己的经历,虽然对自己的死也难接受,但他终于没有再投降了。

北汉末帝刘继元流着泪说道,“南唐和吴越都己经归降了,为了天下百姓,终究是坚持不了多久了,是朕无能,愧对列祖列宗啊。”

一众北汉大臣闻言也纷纷落泪,归降后,他们这些人的结局谁也不知道会如何。

除了一个杨业知道自己的情况外,但这辈子,也不知道会如何变化了。

{真实的历史上有佘太君,原型是云州大族折家之女折氏,佘太君也就是折太君。

她不仅辅佐丈夫,自己也有军事才能,还善于骑射。

历史上没有杨宗保,也没有穆桂英,所以她挂帅出征的事情也不存在}

明清熟知《杨家将》故事的人们,大家都不免失望,显然都希望故事里的人物在历史上真实存在。

至于前朝的观众们倒是没多大感受,他们没看过故事,对穆桂英这些人物自然也不了解。

开宝年间

赵匡胤己经准备让儿子挂帅出征,一鼓作气把北汉收拾了,这样他才能全力以赴对付辽国。

赵德芳赶紧出声,“父皇,我也想一起去。”

赵匡胤思索片刻也就同意了,“嗯,你们兄弟战场上多注意。”

......

另一边的北汉还不清楚宋朝又要出兵了。

北汉的一众大臣们还在羡慕杨业,这杨业家两口子,竟然都被后世人所熟知,至于他们,可不是谁都有这个荣幸的。

刘继元伤心的流了一会儿泪,就安排使臣带上国书准备往宋朝走一趟,以后,他就再也不是皇帝了。

杨业看到光幕上提到妻子,眼里也有些柔和。

折氏对自己留名不留名并不在意,她只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的,这是她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心愿。

{此外,杨业的确有七个儿子。

最出名的是长子杨延昭,虽然民间传说他是杨六郎。

杨家七兄弟,除了前面提到的杨延玉战死外,其他的六个做的武官,日子还是不错的,至于他们的后代,没有记载不可考。

总之既没有出家的老五,也没有叛敌的老西,同样没有八妹九妹这些人物的记载。

而且杨文广也不是杨宗保和穆桂英的儿子,实际上他是杨延昭的儿子。

范仲淹赏识这个年轻人,还把他带在身边,狄青征讨广西,杨文广也随军出征。

杨文广也做了大将,活到了七十多岁。}

开宝年间

赵匡胤看得还算是满意,所以赶紧把北汉并进大宋,把杨业一家给弄过来,他就有新的能臣可以用了。

北汉的大臣们羡慕了,等宋接受他们的投降国书后,这杨业一家只怕会更进一步。

杨业倒是没想那么多,看着孙子有出息,心里也很欣慰。

折氏从难受的情绪中回过神,笑着看着儿子,“文广这孩子是个出息的,说明你这孩子,以后也是个好父亲。”

杨延昭被这番话逗红了脸,对于自己那个影儿都没见过的儿子,倒是也挺好奇的。

庆历年间

宋仁宗在脑子里扒拉出杨文广,的确是个不错的年轻人。

杨文广原本还沉浸在说他家祖上的氛围里,没想到竟然也提到了自己,兴奋的找不到北。

“若是父亲、祖父、祖母他们能看到,一定会高兴吧,也不知道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如何。”

......

看完了杨家将的故事,刘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