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贞观年间
二凤嘴角有些讽刺的笑了笑。
长孙皇后上前拉了拉他的手,一脸深情,“陛下。”
{…李渊的这种打算可以说想的很好,但他没想到李世民太出色了,首接就把这种平衡打破了。
李世民的功劳太大,但李渊又不想把太子之位给他,于是想了个‘天策上将’的名号。
然而这个称号说来说去终究是臣子,和太子这个储君的宝座不同。}
各朝人士看一时间也不知道是该羡慕李渊儿子太优秀,还是该同情了。
嬴政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若是这唐高祖没那么优柔寡断,能处理好儿子们的关系,当然皇位这个香饽饽,最后也肯定也是免不了一争。
刘邦悠悠叹了口气,还好他现在己经和娥姁谈好了,不然也愁的很。
刘彻还挺庆幸,还好他爹不是李渊这种,不然该轮到自己头疼了。
不管外人怎么想吧,李渊一家还是要面对。
隋 开皇年间
窦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她的两个儿子啊,情愿他们能力差一点,她都不愿意看到兄弟俩反目成仇。
皇宫内
杨坚看得真羡慕,“李渊这两个儿子,即便是李建成,能力再差只怕也比杨广这混账好多了。”
独孤皇后没说话,说起来她也挺羡慕自己姐姐的,孙子出色还有出息。
唐 武德年间
李渊这心情郁闷的,他立嫡长子有错?二儿子能力再强,他也不是嫡长子啊。
李建成看着光幕中的内容,后世能看明白的,他又如何看不明白,他们兄弟二人,到了这种地步,己经不仅仅是代表自己了,还有他们身后的力量,抽身并不容易。
秦王府
李世民不清楚他兄长现在看到光幕是什么想法,但他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们兄弟必须要好好谈一谈了,能和平解决最好,不然...
贞观年间
二凤还有些忧伤,“观音婢,若是大哥能生在宋朝,他肯定会是一个明君的。”
长孙皇后声音婉转的附和着,她明白陛下心中是想到了先太子,还存有愧疚。
{在李渊的操作下,他的权利得到了保障。
至于李建成嘛,他是太子,只要能稳得住,总能等到继位的那一天。
但李世民不同,能力强的一批。
也不是说李建成有多差,只是相比起李世民,还是逊色了。
所以,即便是李世民特别佛系、没有不争之心,但只要是不当太子,那他手下的那一帮人最后都要被清算,包括他也不得善终,他的手下们也不可能同意}
各朝代,不少皇子都有些动容了。
同样生在皇家,多少都有些身不由己,历史上能顺利继位的太子有多少?一只手都数的过来,不仅有亲爹防着你,还有来自兄弟的威胁。
当普通皇子也同样,太出色了,亲爹兄弟都会视你为眼中钉,明哲保身太难。
胤礽想到以往的日子就想笑,只是笑容有些牵强,好在如今解脱了。
民间,百姓们对皇家的八卦也是很起劲,以前他们哪能知道皇帝家中糟心事也不少啊。
小伙面上还有些心有余悸,“唉,出生在皇家也不见得有多好,尤其是王朝的末世,还可能落得个不得善终的下场。”
面店老板想了想说道:“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当个纨绔吧,不然表现太好,像这李世民一样,不争也得争了,大户人家这种事也免不了咯。”
见识多广的商人出言道:“是啊,还有跟着自己的那些手下,为什么跟着你,就是想要拼个前程啊,你不争要死,争也是死,拼一把好歹还有机会。”
......
武德年间
皇宫中,李渊这心里也不是滋味,他虽然贪念权利,但对两个儿子也是有感情的,也不希望看到他们兄弟手足相残,唉。
太子府上
李建成没说话,后世人说的不假,但面对一个比他能力更强、更有威胁性的兄弟,他没办法做到不急不躁,也许他不是太子,只是其他人,他也能做到旁人那般赞美李世民、赞美唐太宗的英明神武。
秦王府上的李世民,表情也微微有些动容,嘴里也在低喃着,“后世人啊,你们想法那么多,可有什么办法,能够叫我们避免兄弟相争啊,亦或是我带人去征服世界可好?不留在长安了。”
贞观年间
李二凤想到政变前夕的场景还是没忍住落泪,这就是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