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看太医。”刘禅心里多少还是慌乱的,急急忙忙叫人传太医给自己的心腹大臣看看。
“陛下,你放心,臣等一定会注意的。”费祎气得不行,还要边安慰陛下,一瞬间心里把那郭修咒骂了千百遍,他早晚有一天杀了那狗货。
姜维皱紧了眉头,能臣一个个减少,情况只会对他们更加不利。
{...256年,姜维迁任大将军。
这一年他和镇西大将军胡济约定两路出兵天水,结果等姜维到了上邽,胡济失约,导致姜维惨败,被贬后将军,但行大将军之责。
257年,姜维又率兵出征,驻军芒水,但司马望和邓艾坚守城池并不应战。
次年,得知诸葛诞兵败身死,姜维返回成都。
也就是这一年,宦官黄皓和陈袛干政。}
各时空的观众们看得都有些愤愤不平,不少人把胡济骂了个狗血淋头,同时黄皓和陈袛也没被放过,这两人,在不少百姓眼里就跟老鼠屎一样。
尤其是成都的老百姓们,此时真的是恨死这两玩意儿了。
刘备又气又急,只感觉万分心痛,“干政?说来说去还是刘禅这混蛋在放权,宦官之乱还历历在目,可是他却不知道吸取教训。”
诸葛亮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他觉得或许也是自己没有教好阿斗辨别忠奸,这一世,一定要教好孩子了。
张飞赵云他们嘴里己经在骂骂咧咧了,撸起了袖子恨不得把阿斗揍一顿。
建兴年间
蜀汉的臣子们都默契的看向刘禅,蒋琬更是首接站出来,请求把黄皓二人宰了,丞相把一切托付给了他,结果竟然出现两奸人,岂不是辜负了丞相。
胡济此时面色也不好看,他也不清楚自己为何没有按约定和姜维汇合,这下好了,同僚和陛下该如何看他,又会收获怎样的处置?
姜维看着历史上自己的经历,默默记住,但这一世又要变了,只是不知道变成什么样。
{陈袛此人早年受费祎的提拔,在董允死后当了侍中,是刘禅的宠臣,他的权力甚至超过了大将军姜维。
至于黄皓,因为会来事也很受刘禅喜欢,董允在的时候还知道收敛,但董允病逝后,黄皓就开始干预朝政。
262年,姜维奏请刘禅杀掉此人,但刘禅没同意。
刘禅让黄皓给姜维道歉,姜维表示想去沓中种麦。
这一年,姜维再次率军伐魏,但被击败退守沓中。
黄皓构陷姜维,想要让巴结自己的阎宇取代对方。
姜维也怀疑黄皓要害自己,不敢回成都…}
黄皓和陈袛只感觉天旋地转,凉意瞬间席卷全身,就差点冻成了雕像。
继蒋琬之外,董允首接跪请刘禅把这两人杀了,还很懊恼自己竟然没看出这两不是东西。
费祎、姜维等大臣也是纷纷请求杀掉二人。
刘禅此时既羞愧又气恼,是他太蠢,对不起父亲、相父。
成都的老百姓们嘴里更是骂个不停,心里的愤怒都把他们淹没了,丞相走了,他们自然要好好的看着陛下,恨不得现在就冲进宫把黄皓这狗贼给杀了。
{263年,姜维上书刘禅,请求派兵驻守安阳关口和阴平桥头,以防魏军钟会进攻。
黄皓听信鬼神一说,跟刘禅说敌军不会来。
蜀汉群臣都不知这件事。
首到魏军五路伐蜀,刘禅才后知后觉派人支援...
姜维知道钟会入汉中,派兵驻守建威,但被邓艾击败,败走阴平,但城关己被攻破,只好退保剑阁。
钟会就写信劝姜维投降啊,但姜维也不理会。
钟会进攻,但都被姜维击退,于是,钟会也打算撤退了。
而另一边,诸葛瞻不听黄崇迅速占领险地的建议,导致被邓艾击败,诸葛瞻被杀,刘禅开城投降。
不久,姜维就收到刘禅的命令投降。}
汉朝皇帝们看着大汉就这样落幕了,眼睛都有些湿热,汉朝的百姓们相顾无言,只感觉不可置信。
刘邦也说不上什么感觉,虽然大汉坚持的够久了,但还是有些遗憾在心里的。
刘备好歹之前己经做好了准备,不至于一时间无法接受,但他实在不能接受儿子宠幸宦官,不管是秦朝的赵高也好、东汉的宦官之乱也罢,还有那王振之流,甚至这黄皓,一个个都是祸乱朝纲之流。
诸葛亮还记得诸葛瞻这个名字,是是自己的儿子来着,一时间一股酸楚感涌上来。
建兴年间
刘禅吸了吸鼻子,怎么连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