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不是夏日,蔬果丰收之季。首发免费看书搜:零点看书 0diankanshu.com
虽说也有可能卖不完,但能卖的时间,又增加了不少!
与此同时,还有另一项重要的事,在上京发生:
——上京官学,于上元节后,正月十六,正式招生。
面向上京及周边,所有大梁子民,不论男女,但......年龄上还是有限制的。
男无功名,就读年龄,不得超过及冠之年。
女成绩差,不得超过桃李之年。
官学,共设立六科:经、算、医、工、农、武。
采用男女同堂教课方式,于男女之间,树一横屏隔断视线。
学院配有侍卫队,若男学子对女学子,有不轨之心。
一经发现、举报,上去就是俩大嘴巴子,附送退学名额一份。
情节严重者,亦能喜提国家饭一份,此后成为宫外的太监。
如果说先前的解夜禁,是在商人圈子掀起惊涛骇浪。
那么,男女混读的官学,及六科学目,就是在文人圈子扔下一记响雷。
时至上元佳节。
大街小巷,布衣富商皆在谈论这两件事。
“这官学,我咋觉得和江陵谢氏书院,有些相似呢?”
“你才觉得啊!”
“早就有传言,皇后娘娘常召江陵侯的祖母,也就是谢氏书院的前监院,入宫议事。”
“那时候,我等还以为是皇后娘娘爱屋及乌,拉拢朝臣的一种手段,谁曾想,竟是为这事......”
“可为啥没有绣科啊,反倒是多了一个工科,工科是啥?”
“不知道哇,你问我,我问谁去!”
“许是和工部一样,大抵是些技巧类的?其中囊括绣艺?”
“要我说,倒是那个农科比较奇怪,教人怎么种田不成?”
话至此处,忽有一人压低了声音道:“这个农科啊,我知道!”
周围的人,顿时凑上前来,“你知道,你倒是快说啊你。”
“去年冬月,我有事去了交州一趟,途径江陵,正好听闻谢氏书院,招收农堂学子。”
“简单来讲呢,就是如何改良农具,提高粮食产量之类的。”
周围人听后,脸上神情淡淡。
“就这啊?提高粮食产量,说得简单,做起来难如登天!”
“我看这学,上了也是白上,还不如去读个武科。”
“咱们大梁现在到处打仗,参军万一捡个小将当当,也能光宗耀祖啊!”
“嘁,你当将军是大白菜啊,说当就能当。”
周围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对比寻常人家,讨论哪个科目是干什么的。
崇仁坊中的文人们,只就经科,女子也能就读之事,议论纷纷。
“朝廷莫不是有什么新政策?要准女子参加进士科举?”
此言一出,一位自称是国子监祭酒亲戚的人,一摆手,语气肯定。
“不可能,我二舅姥爷的表姐的侄女的女儿,嫁入了国子监祭酒家。”
“女子入进士科举之事,朝会都没谈论过,怎么可能呢?”
他享受着众人的目光,话头一转。
“这要我说啊,女子多读点书也好。”
“免得像我家那河东狮一样,诗词歌赋屁都不懂,又不准我纳妾。”
“就连找清倌人聊聊天,也不许去!”
他说着,遗憾地叹了一声,“唉,这日子,别提多无趣了。”
旁的文人,跟着喟叹道:“也是这个理,咱们读书人,谁还能不爱红袖添香,举案齐眉呢。”
“就像咱兖州的傅清臣傅大人,如今年纪轻轻,便己是工部五品营缮司郎中。”
“其妻,乃杨尚书之孙女。知书达礼,林下风致,实属扫眉才子!”
“以其之才华,怕是多少秀才都远远不及,傅大人着实令我等羡慕不己啊。”
又有人插话道:“要说女中君子,我觉得还是谢家那位云华小姐,更加可人。”
“其坚韧如松,丈量勘察地质,亦如男子一般跋山涉水,从不空缺。”
“而今,听闻其,受命任官学工科司业,为从六品,也算是苦尽甘来,有后福的。”
一位贼眉鼠眼的读书人,闻言也过来凑热闹。
“是啊,要说别的女人,踩到我们头上当官,那我都是不服的。”
“偏偏谢云华,嘿嘿,这小妞对自个是真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