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猪饲料竞争林红樱倒是乐见,“养猪致富”这句话不是白来的,养猪这个产业可以带动上下游各个产业繁荣,国内的猪饲料互相卷起来,说不定能把后世的“正大饲料”挤得没有影子。
林红樱看着农彦平沉思的表情,立刻被拉回了现实。
咳咳,想太远了,还是先解决吃饱饭的问题吧!想到一穷二白的现状,林红樱顿时就歇了念头。
林红樱汇报完工作后,离开了农垦局。
她特意去了农垦的宿舍单位,给农彦平的夫人送点特产。
虽然她带的确实是不值钱的特产,但在单位里给领导送礼影响毕竟不好。特意跑一趟送到家里更低调、不惹事,同时能顺便拜访农彦平的家人。
赵慧打开门,看见一个俊俏的年轻姑娘,面色红润,难得的是一双眼睛很有灵气。
她笑着说:“奶奶好,我是林红樱,我刚从家乡回来带了点特产给你们。”
“赵阿姨好,我是小刘。”刘新民经常跟在于亮身边,自然没少见过农局长夫人。
赵奶奶惊讶片刻,热情地把他们请进来:“原来你就是小林,我知道你,我们老农经常跟我提起你。”
林红樱掏出了十罐菠萝罐头,“这是我家乡的风味特产,带得不多,就是一个心意。罐头是别人送给我的,腊肉是我家里人到山上猎的野猪做成的,切成片干炒或者熬汤都很香。”
农彦平的夫人赵慧在粮食局工作,林红樱提议的几个项目都她有所耳闻,对她自然是颇有了解。
“百闻不如一见,今天可算是见到你了,老农总说局里来了个很聪明、又有主意的姑娘。原来就是你!”
林红樱说:“我只是有些拙才、肯吃苦罢了,多亏了平时农局长对我照顾。”
赵慧看见林红樱特意来到了家里,这冰天雪地的,多跑一趟不容易。
让人很容易感受到她的心意,像她那样年轻的人哪里能注意到这些细节?
上回老农从桂省带了一罐菠萝罐头回来,赵慧尝过,特别的甜蜜芬芳、脆嫩爽口,赵慧还真挺惦记的。但它是北方难得吃得上的热带水果,吃完就没有了。
两人寒暄一番后,林红樱放下特产后就要走,“赵奶奶,我还有事就不多逗留了。”
“哎别走,你肯定没吃午饭吧,正好我做了点,留下来一块吃吧。”
林红樱婉拒不了,索性留下来吃了顿午饭。
赵慧先前就在做午饭,她麻利地把炉子上热的地瓜蔬菜粥倒进海碗里,重新抓了一把大米熬粥。
林红樱只能看见她盛了三碗白米粥,配菜是萝卜酸菜,招待客人能拿出精细粮,己经是很奢侈的待客了。
赵夫人细细地切了腊肉,炒了个小炒肉,让林红樱美滋滋地吃了一顿。
刘新民厚着脸皮,跟着吃上了一顿精细粮。
他一头扎进海碗里,内心感动得一塌糊涂,细腻柔软的大米划过喉咙,暖暖地滑到肚子里的时候,舒服得他忍不住喟叹一声。
大米粥真好吃!
炒腊肉虽然不多,但油汪汪的咸香有嚼劲,成为了粥的点睛之笔,吃得刘新民眼睛一亮一亮的,呼哧呼哧地埋头喝粥。
这是他这个月第一次吃上满满的精细粮,居然还能尝到肉!
跟着林厂长虽然又累又苦,但一点也没亏了这张嘴。
……
下午,林红樱回到了食用菌厂。
虽说工厂落成后她就来验收过,然而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运转中的蘑菇厂。
干净、温暖,光线充足,一排排明亮的灯照着,生长中的蘑菇密密麻麻地摆在铁架上,宛如蘑菇的森林。
生产科的科长刘发英见了她,高兴地一路跟她介绍厂里的各个部门、职能单位。
她见到工人逢人就介绍林红樱:“这是我们厂的林厂长,她出差回来了。”
工人们热情地问候他们的新厂长,他们不知道刘主任口中推崇的林厂长,竟然非常年轻!惊愕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林红樱点点头,“精神面貌很不错,好好工作吧!你们碰到什么困难,可以在工会上提出,我让人抓一抓。”
工人里的李老头笑着说:“没有什么困难!党和领导提供的条件那么好,咱们怎么不精神?”
工作舒服、暖和,最累的活就是浇水和劈木柴,但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什么累的活,来了这里跟掉进福窝似的,还有什么难的!
林红樱的目光落在他们的身上,工人的工作服虽然有,但劳保用的手套、口罩却没有,食用菌厂的放线菌和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