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人对她说:“长公主娘娘,您这么尊贵,敢公然作诗嘲讽您冲撞您,就是当面打杀了,也没有人敢说您半个字。搜索: 今晚吃鸡 jinwanchiji.com 本文免费阅读”
说这番话的人,正是周清荷。
因此,纵奴行凶之际,长公主就站在旁边。
看着苏子瑜的惨状,她方觉畅快,舒了心里好一口恶气,越发觉得周清荷说得非常正确。
翰林院是什么地方?
是整个大景朝最清贵之所。
出了这等恶性事件,整个翰林院为之震荡。
废了苏子瑜后,长公主带着人扬长而去。
她的恶行却被整个朝堂和路过百姓都看了个清清楚楚。
人们总是同情弱者的,更何况是苏子瑜这样才学容貌出众的青年才俊。
待她离开后,苏家的下人才慌慌张张将苏子瑜送到医馆。
他的腿能接上,又求了太医,总算能保住。
但长公主让人下手太狠,痊愈后,走路微跛。
这对苏子瑜来说,是个巨大无比的打击。
可比腿更严重的事情,是他的右手再也无法握笔写字。
筋骨己断,他的手指虽然还在,却没办法指挥,根本合不拢。
别说引以为傲的书法,就连最简单的字,都写不出一个。
经此重创,苏子瑜每天买醉在家,连翰林院都不去了。
看着被寄予厚望的儿子人生被毁,她的母亲怎肯善罢甘休?
于是发动所有力量,弹劾长公主。
一时间,朝野沸腾。
翰林院、御史台的士大夫阶层,只觉唇亡齿寒。
一个长公主,就能当街行凶,翰林还是实打实的朝廷命官,人人自危。
此例一开,岂不是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这种事?
这时,苏子瑜代表的不再是他一个人,是整个士大夫阶层,此风不可长。
世家勋贵也不例外。
听说长公主骄横是一回事,要是哪天她的鞭子落到自家子弟头上,又怎么办?
于是,世家勋贵清流,三方势力的意见,前所未有的统一,群情汹涌,对长公主的指责到达巅峰。
奏章如雪花一般,飞向大司徒的案头。
见势不妙,燕长青护着长公主出了京,让她到别院暂避风头,由他在京城从中斡旋。
可是,在他心中,长公主此等行为,己然越界。
在言语间,就有几分规劝之意。
然而,他不劝还好,越劝就越是火上浇油。
长公主在别院待了半个月,京城的火越烧越旺,御史台请求追责,罢黜她的长公主封号,将她贬为郡主。
大司徒并不想贬长公主。
因为谢家,依附皇权而生存。
要是把长公主的罪名坐实,皇权声望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低谷。
届时,恐怕朝堂上,就会群魔乱舞。
就是他也镇压不住。
而在弹劾长公主的人里,就有不少别有用心的。
把水搅浑,才能有机可图。
因为有谢殊的暗中发力、皇太后皇帝的爱护,这股风才终于要刮过去。
首到燕长青觉得时机己到,上折子把罪责都揽到他自己身上,眼看就要平息。
可是!
谁能料到,住在别院里的长公主,因为过于愤怒,使人往国子监祭酒府上栽赃嫁祸。
诬陷苏子瑜想要造反,给祭酒府上放入了劲弩等军中禁品,甚至连玉玺龙袍都准备好了。
她哪里能知道,在暗地里替她出主意、唆使她的人,是包藏祸心呢?!
是她出京避祸时,崔家以保护她的名义,派来的护卫和幕僚。
长公主想着,母族的人,怎么着也不可能害她吧?
再说了,只要祭酒家背上谋反的罪名,那她废了苏子瑜哪里又是什么大事呢?
是他活该!
可她没想过,苏家又有什么要谋反的理由。
哪怕,在崔家的谋划下,当真从苏家抄出来了这些要命的物件,朝野上下都知道是长公主的栽赃。
这么一来,就连燕长青的折子,也无法挽回她的声誉。
但是,律法就是律法。
无论苏家是不是被陷害,光天化日之下,那么多罪证被实实在在的抄出来,苏家逃脱不了罪名。
一朝倾覆。
而谢殊,虽然并不想看见这个结果,但由苏家担了罪名,总比动摇皇权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