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樊将军以为然否?”
姜远都这么说了,樊解元能有什么意见,心中还暗赞他会收买人心。
这一番话说下来,再加上高报酬的工钱,不怕这些造船匠不卖力干活。
“甚好!”
樊解元哈哈一笑,令人抬过来一筐高香,一一发到造船匠们的手中。
数百造船匠也是激动不已,新船下水只有德高望重的老匠人才有资格行上香仪式的。
今日却是能与大将军、侯爷一起上香,这是何等的荣幸。
而且,当朝丰邑侯还与他们一起同吃同住同造船,还曾叫过他们一声叔伯,这说出去怕是得惊掉别人的下巴。
这个牛皮能吹一辈子。
姜远与樊解元站在最前,卓老头与郑老嗨领着数百工匠在他二人身后站好,持了长香朝明轮船行大礼而拜。
“下水!”
姜远上完香,一手按刀柄,一手猛挥。
早已等候在船两侧的船匠,挥起大锤一砸,将船底垫着的滚木闩桩击倒。
“吱呀…”
一声沉闷的响声传来,船底部的上百滚木顺着斜坡滚动起来,在明轮船本身的重力与惯性的作用下,被滚木载着缓缓滑向河道。
“砰…”
船尾扎进河道中,激起阵阵涌浪,随后整艘船滑入河道中,巨大的船身晃了几晃后便立即稳住了。
“成了!”
卓老头与郑老嗨紧张的神情被喜悦所取代,船平稳入水,且快速稳定住了,说明这船比想象中还要好。
“呜…”
整齐列队的军阵中,传来悠长的号角声,大周的航海时代来临了。
樊解元兴奋得手舞足蹈,第一个爬上了明轮船,随后两百精心挑选出来的水卒也依次爬了上去,开始试驾操控。
这艘船着实太大,配有两个水车般的明轮,每个明轮需要二十个水卒踩踏摇动曲轴。
没错,这玩意是用脚来蹬的,姜远之所以要这么设计,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水卒的体力消耗。
在蒸汽机未面世前,这应该是最省力的结构了。
河道中,明轮船的两个明轮转动起来,由缓及快,行驶起来速度远比帆船要快上许多,且更稳。
当夜,济洲水军大营热闹无比,济洲城中卖酒的作坊,拉着一车车的酒水往大营中送。
不管是士卒还是造船匠,只管放开了喝。
就连还未去楚州上任的李锦书,在听得消息后,也急忙赶了过来。
他也不是空手而来,还带了二十头猪,出手不可谓不大方。
席间李锦书对姜远感激涕零,言必说感谢侯爷提携大恩,弄得姜远不明所以。
李锦书升楚州府尹,跟他毛关系没有,甚至无事之时,他都不记得有李锦书这号人。
姜远套了套话后,才搞清楚李锦书为何要谢自己的原因。
原来,正月里吏部侍郎秦贤唯去姜远家拜年,两人也算是一起过了命的,言谈之间就很随意。
闲聊之时,姜远随口说了句‘济洲县令李锦书倒是个有趣之人’,就这么一句闲话,却让秦贤唯记住了。
费知砚勾结水匪被抄家,就是姜远参的本子。
秦贤唯以为姜远暗示他,举荐李锦书接任楚州府尹。
秦贤唯回去后便提了李锦书的名字,报于吏部尚书洪泽。
洪泽是根老油条,从李锦书这里琢磨出味来,暗道姜远虽无实权但却是真正的天子近臣,这点人情能不卖姜远么。
于是洪泽上书谏议李锦书出任楚州府尹,结果赵祈佑大手一挥便同意了。
李锦书从六品小官窜至五品大员,他唯一能想到的就只有姜远会帮他,这可不得好好感谢么。
这属于阴差阳错,乱搞乱发财了。
姜远理清这些事后,也是无语至极,但好在李锦书这人虽然有时候会犯糊涂,但办事还算靠谱,当个府尹也还行。
姜远便将错就错的将这事给认下了,白得的人情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