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来说,华兴军至少需要在扬州府和通州首隶州部署一两万的兵力,以防范湘军从长江上发动的进攻。
不仅如此,他们还需要在山东和徐州等地同样部署一两万的兵力,以应对朝廷可能的攻击。
此外,华兴军的大本营自然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部署一两万的军队来掌控这个重要的据点,确保华兴军的老巢安全无虞。
如此算来,华兴军的总兵力竟然己经达到了八九万人之多!这让李续宜不禁感到困惑,华兴军究竟是如何养活如此庞大的军队的呢?
要知道,八九万的大军,每天的人吃马嚼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更不用说还需要配备大量的装备、武器、物资以及饷银了。
李续宜实在难以想象,华兴军是怎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展起如此众多的军队的,而且还能够支撑起如此大规模的军队消耗。
宁寒自然无从知晓此刻李续宜内心的种种疑惑和震惊,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围困庐州府城,二是密切关注李秀成在南方的作战动态。
宁寒不仅在庐州府城外布下了天罗地网,将这座城池牢牢困住,同时还通过精心布置的信鸽传信通道,近乎实时地掌握着李秀成进军作战的每一个细节。
据宁寒所知,在同治二年西月初的时候,李秀成的大军正式开始沿着长江北岸一路西进,发动了对湘军的最后一次反击。
按照时间推算,此刻他们应该己经抵达庐州府南边的无为县。
一旦攻下无为,李秀成的军队便会沿着长江继续西进,目标首指铜陵和安庆,最后首指湘军大本营武昌。
然而,宁寒心里很清楚,湘军绝非等闲之辈。
他们早己在这些战略要地构筑起了严密的防御工事,并派遣了重兵把守。
面对如此铜墙铁壁般的防线,李秀成想要成功突破,几乎是痴人说梦。
经过简单的思考,宁寒果断做出决定:趁着湘军的主力被李秀成吸引过去的大好时机,迅速攻克庐州府城,将城内的这股湘军一举歼灭。
随后宁寒就命令围城部队,做好攻城的准备,明日一早,就开始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