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泰正争分夺秒地指挥士兵们加紧巩固城防工事,准备应对敌军即将到来的更为猛烈和疯狂的攻击。
城墙之上,士兵和平民们忙碌地搬运着石块、木材等物资,修补破损之处;城门处,则有重兵把守,以防敌人趁机偷袭。
不仅如此,朱连泰还使出一招阴险狡诈的计策——散布谣言。
他派出亲信在临淮关城内西处散播消息,声称由于贼人的探子己被斩杀,再加上今日攻城损失惨重,恼羞成怒的贼人一旦攻破城池,定会大开杀戒,对整个临淮关进行惨无人道的屠城行动。
这个谣言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城中百姓间引起轩然大波,人们惊恐万分,纷纷表示愿意全力协助守军抵御外敌入侵。
这也是朱连泰在一开始,不分青红皂白的,把抓起来的所有可疑人员全部斩首,并且挂在城墙上面的真实目的。
朱连泰如此丧心病狂,背后实则隐藏着极其歹毒的算计。
他心里清楚,唯有让敌军与临淮关之间,拥有血海深仇,才能激发手下将士的拼死之心。
在他看来,血海深仇能化作将士们冲锋陷阵的动力,让他们在面对敌人时,毫无畏惧与退缩之意,唯有死战到底这一条路。
而朱连泰的所作所为,并非个例。
在这个混乱不堪的时代,清军、湘军、淮军,这些看似保家卫国的武装力量,都曾将屠刀挥向无辜平民。
清军为了镇压民间反抗、稳固统治,时常在村镇烧杀抢掠;湘军为了激励士兵作战,纵容手下对百姓下手;淮军则为了扩充势力范围,不惜以平民的鲜血来立威。
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士兵们,无路可退,只有死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