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向前推进,对乐都城多次发起强攻。士兵们扛着云梯,冒着城墙上倾泻而下的箭雨和礌石,奋力攀爬。
但乐都城防守极为严密,一次次的进攻都被击退,前秦军队损兵折将。
梁成亲自来到阵前观察,只见城池的防守布局巧妙,强攻恐怕会造成巨大伤亡。于是,梁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决定采用诱敌之计。
他派出一小部分军队在城前挑衅,士兵们扯着嗓子叫骂,佯装败退。李俨在城楼上见前秦军队败退,以为有机可乘,立功心切,便不顾他人劝阻,率军出城追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竟然完全符合了梁成心中所谋划的计策。
原来,在前凉军队行进的道路前方,前秦军队早就悄悄地布署好了天罗地网,就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当毫无防备的前凉军队踏入这片陷阱时,两侧陡峭的山谷中骤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和马蹄声,如潮水般汹涌而出的大批伏兵瞬间将前凉军队团团围住。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前凉军队顿时惊慌失措、阵脚大乱。士兵们惊恐地呼喊着,试图组织起有效的防御阵线,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混乱之中,将领李俨毫不畏惧地挺身而出,挥舞着手中的兵器,率领身边的亲兵拼死抵抗着前秦军队一波又一波凶猛的攻击。
然而,尽管李俨英勇无畏、奋勇杀敌,但他毕竟势单力薄,无法与人数众多且训练有素的前秦军队相抗衡。
随着时间的推移,前凉军队的伤亡越来越惨重,防线也逐渐崩溃。
最终,经过一番惨烈的激战,李俨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被俘,成为了前秦军队的阶下囚。
此战,前秦军队伤亡惨重,望着城内残垣断壁、哀鸿遍野,慕容垂心中五味杂陈。将领们群情激愤,纷纷要求屠城泄愤。慕容垂站在城门前,望着城内惨状,犹豫难决。
此时,一位年轻僧人求见,此人正是鸠摩罗什。他步入营帐,宝相庄严,双手合十,轻声道:“将军,贫僧听闻城中百姓哀号,特来恳请将军止息杀伐。”
慕容垂凝视着鸠摩罗什,见他身披袈裟,目光澄澈,心中不禁一动,抬手示意他近前说话。
鸠摩罗什微微合十,继续说道:“将军,万物生灵皆有佛性,前凉百姓虽为保家国而抗争,然今城已破,若再屠戮,冤魂无数,因果循环,终会累及自身与后世。道家亦讲顺应自然,不逆天而行,如今这满城血腥之气,岂是顺应之道?将军熟读道家经典,应知‘柔弱胜刚强’之理。《道德经》有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宽容之心对待前凉百姓,他们感将军之恩,日后自会为秦子民,助大秦稳固根基。况且,杀戮只会滋生更多恨,冤冤相报何时了?将军欲成就大业,当胸怀天下,而非以暴易暴。”
当慕容垂听完鸠摩罗什这番话语,他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眼中的杀伐之气也有所消减。
他长叹一声,说道:“大师所言,令我深思。但我军将士伤亡众多,他们心怀悲愤,若不有所慰藉,恐生事端。”
鸠摩罗什目光坚定,缓声道:“将军,冤冤相报永无尽头。若以暴制暴,只会让仇恨蔓延。此刻应以慈悲为怀,方能化解怨怼,赢得民心。”
慕容垂沉默片刻,终是点了点头,说道:“大师智慧,我当听从。”
于是,慕容垂下令禁止屠城,对前凉百姓加以安抚。随后,他派遣精明能干的官员整顿前凉政务,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加强对该地区的军事防御和经济建设。他深知,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真正巩固这片新纳入版图的土地。
乐都沦陷后,前凉的防线进一步崩溃。前秦军队逐渐逼近姑臧,此时的前凉内部,人心惶惶,宛如惊弓之鸟。一些大臣眼看大势已去,开始秘密与前秦军队联系,表达投降之意,以求自保。
在前秦军队的强大压力下,前凉统治者终于认清现实,意识到抵抗已无希望,只得绝望地决定投降。
姑臧城门前,前凉统治者率领大臣们出城,个个面容憔悴,神情落寞,他们向苻坚的军队献上降表和玉玺,眼中满是屈辱与不甘。
苻坚接受了前凉的投降,展现出一代霸主的大度与风范,对前凉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采取了宽容的政策,以安抚民心。他深知,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胜利,更是伤痛和破坏,唯有宽容与和解,才能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慕容垂班师回朝。长安城中,百姓夹道欢迎得胜归来的大军,苻坚亲自出城迎接,对慕容垂与林浩的功绩赞不绝口。慕容垂在欢呼声中,目光深邃,深知自己离复国的目标又近了一步,而前秦的未来,依旧在这风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