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 第22章 第一谋士与第一战神

第22章 第一谋士与第一战神

不拔不快,亦难以下手。且姚苌之事未明,若贸然行事,恐如赵括纸上谈兵,误国误民。”

以赵括典故强调不可莽撞对燕,再次将话题引回姚苌,回避王猛的部分试探,同时也在提醒王猛处理姚苌之事需谨慎,莫要连累自己。

王猛沉思片刻,缓缓道:

“将军顾虑周全。昔者管仲与鲍叔牙分侍二主,终能携手辅齐桓成就霸业。你我虽各为其主,但如今姚苌之患在前,恰似当年齐之诸患。吾等或可效仿古人,暂弃嫌隙,共图大事。林家与百燕会若能合作,深入姚苌军中,将军以为如何?”

借管仲鲍叔牙典故,提出合作意向,试探慕容垂对合作的态度。

慕容垂手轻轻搭在剑柄上,思索良久:

“大人此计,仿若武侯联吴抗曹之策,颇具远见。吾会中慕容轩,智勇双全,可担此任。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入姚苌军后,应变之权,不可忽视。”

以武侯典故表示赞同合作,同时提及军事指挥权问题,试探王猛对合作细节的把控与诚意。

王猛神色坚定:

“将军放心,吾于朝堂之上,必如周公辅成王般,稳住苻坚陛下,使君等无后顾之忧。”

慕容垂回视王猛,目光复杂:

“如此,但愿此次合作顺遂,使大秦得保太平,百姓免遭涂炭,不负你我之才名。”

王猛听后,心中暗自思忖:

想我当日于朝堂之上,向苻坚陛下进言,力主让姚苌领兵前去监视慕容垂,此乃制衡各方势力之策。彼时朝堂局势微妙,诸族势力交错纵横,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动荡。姚苌为人狡黠多谋,慕容垂又是勇冠三军的猛将,令二者相互牵制,方能保大秦根基稳固。

而如今,时移世易,形势变幻莫测,阴阳家总坛大火疑云密布,姚苌嫌疑难脱,且其在渭水以北似有不轨图谋,暗中扩张势力,隐患重重。我又与慕容垂推心置腹,经过这多番试探与周旋,才达成合作共识,让慕容垂去监视姚苌。这般翻云覆雨,周旋于二者之间,实乃无奈之举,却也可谓将谋略施展至极限。

然我之所为,皆系于天下百姓之福祉。我王猛深受苻坚陛下知遇之恩,自当忠心耿耿,肝脑涂地以报。如今这北方大地,虽苻坚陛下出身氐族,然其心怀天下,有海纳百川之量,唯他能摒弃族别之见,对各族一视同仁。我身为汉人,历经乱世之苦,深知百姓渴望太平盛世,安居乐业。苻坚陛下若能成就大一统之业,结束这北方长久以来的纷争战乱,那我华夏子民,尤其是饱受战火煎熬的汉人百姓,方有机会重归安宁,过上富足安稳的好日子。此乃我王猛毕生之愿,纵千难万险,亦要竭力辅佐陛下达成此宏图伟业。

王猛接着又道:

“慕容将军,今之天下,九州板荡,恰似春秋乱世,诸侯纷争,百姓苦不堪言。吾主苻坚素有澄清宇内之志,欲仿秦皇汉武,一统华夏,使万民归心,息兵戈止战乱。姚苌之事,不过乱局之一隅,然若不妥善处置,恐成大祸之端,危及大秦根基,进而使百姓深陷水火。君为当世豪杰,当以天下苍生为念,助大秦成就大业,君意下如何?”

言罢,王猛静静地注视着慕容垂,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慕容垂手按剑柄,微微低头,似在沉思。

片刻后,他抬起头,眼神中闪过复杂的神色:

“王大人,君之所言,心怀天下,令人钦佩。然垂自幼长于燕地,受燕室之恩泽,犹如草木之于春晖,难以忘怀。燕虽如今内部有隙,可往昔之强盛,亦曾庇佑百姓,使一方安宁。今闻大人欲谋天下一统,此诚为苍生之福,垂亦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于情于理,燕之旧情,实难割舍。”

慕容垂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他毫不避讳地表明了自己对燕国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在观察王猛的反应。

王猛微微点头,神色凝重:

“将军重情重义,本无可厚非。然君观古之兴衰,商纣无道,周武代之;汉帝失德,新莽篡权。国之兴衰,系于君主之贤明与朝政之清明。今前燕主暗臣佞,政治腐朽,致使民不聊生,国势倾颓。若将军仍念旧情,守残抱缺,恐非救燕之道,反使燕地百姓久陷困顿,亦悖将军保民之初衷。”

王猛以古喻今,言辞恳切,试图从百姓福祉的角度说服慕容垂,让他认识到前燕的衰败已无可挽回,归顺前秦才是顺应大势。

慕容垂眉头紧皱,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王猛所言不虚,可情感上的羁绊让他难以轻易做出抉择:

“大人,话虽如此,然燕之宗庙社稷,列祖列宗之英灵,皆在吾心。若轻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