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 第8章 寻找《道德经》

第8章 寻找《道德经》

山寨夫人,然后免不了互相一阵心灵洗涤。

慕容垂把本来很苦的一段朝圣路程,变成了自己仗剑天涯的风花雪月之路。

终于,历经这些“磨难”,慕容垂终于到达那处山谷,见到了崔潜的茅屋。

这位催潜历史上名气不大,但是有一位孙子,叫崔浩。正式日后帮助北魏皇帝拓跋焘统一北方,融入汉文化的着名宰相。

慕容垂表明来意,崔潜告诉他:“道就在你的心中。老子说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并非远在经卷文字之中,也不在远方的藏匿之处,而在你的内心。心为天地,性为万物。若心能静、能明、能容,道德自然显现,如同平静的水面映出明月,清晰可见,无需向外寻求。心若有道,行事皆合道;心若无道,即便寻遍世间万卷经书,也如同盲人摸象,难以领会真谛。”这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让慕容垂对道有了新的认识。

慕容垂又问:“我慕容世家想一统华夏,建立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国家,该怎么做?”

崔潜缓缓回答:“对于统一全国,老子讲过‘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国家不可频繁扰动,应当以民为本,因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要轻徭薄赋,让百姓富足安乐,这是国家繁荣的根本。君主需有仁爱之心,珍惜民力,不可为私欲让百姓陷入战火。百姓如水,君主如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还要任用贤能之人,让有才能者治理国家。并且要以和为贵,避免战争,通过外交建立友好邦交,如此便是统一的大道。”这就像是给慕容垂提供了一份“治国理政的秘籍”。

慕容垂接着问:“怎样才能达到老子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崔潜微微一笑,说道:“天人合一之境,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摒弃过多私欲,让自身行为符合天地自然规律。人生于天地间,受天地滋养,当顺应天地变化。比如春天万物复苏,人应开始劳作播种;夏天万物生长,人要充满活力;秋天收获,人要收敛锋芒;冬天蛰伏,人要休养生息。起居顺应时令,饮食有节,情志舒畅,让身体与自然节律和谐。情感与万物相通,以慈悲心对待生灵,不被功名利禄迷惑,如此便能达到天人合一之境。”这恰似在描绘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慕容垂听完,犹如被一道光照亮,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些话为他的寻道之路指明了方向,也让他明白了如何为家族和燕国的未来谋福祉。虽然《道德经》可能在东海的神秘仙岛上,但他对道的理解已截然不同,仿佛心中开启了智慧之门,就像“芝麻开门”后的宝藏世界呈现在眼前。

在离开范阳前,慕容潜与崔潜又进行了深入交流。

崔潜告诉慕容垂,他的时代还未真正到来,此刻他需要做的是能是继续隐忍,静待万事万物的发展,就像“潜伏的猎豹在等待最佳时机”。

听完这些,慕容垂对《道德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坚定了寻找的决心。同时,他开始思考如何将道家思想用于燕国的治理,仿佛在“绘制一幅燕国未来的宏伟蓝图”。

然而,慕容垂离开燕国期间,燕国局势愈发糟糕。慕容儁的穷兵黩武耗尽了国家财富,国内财政紧张,百姓生活困苦,就像“雪上加霜”的困境。朝中权力斗争激烈,各方势力争斗不休,一些地方开始出现叛乱的迹象,仿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可足浑氏为了巩固地位,不择手段打压异己,许多忠臣良将蒙冤,就像“忠良被奸臣陷害的历史剧重演”。慕容恪虽竭力维持局面,但也感到力不从心,仿佛“一个人在对抗千军万马”。

慕容垂得知燕国的情况后,内心十分痛苦,陷入两难。最终,他决定先回燕国,就像“在外漂泊的游子思念故乡”。

慕容垂回到燕国后,立刻去找慕容恪和慕容德。慕容恪见到他归来,眼中满是欣慰,兄弟俩紧紧相拥,仿佛“失散多年的兄弟重逢”。

慕容垂向慕容恪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寻找《道德经》的线索,慕容恪表示全力支持,就像“坚实的后盾给予力量”。慕容德赶来后,兄弟三人决定先整顿军队,慕容垂负责训练士兵,慕容恪稳定军心,慕容德保障后勤,这分工就像“一个精密机器的各个部件,协同运作”。

慕容垂亲自前往叛乱地区,对百姓安抚,对叛乱头目则坚决打击,就像“恩威并施的领导者”。慕容恪和慕容德在后方推行减负政策,如减免赋税、兴修水利,这举措仿佛“给燕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燕国局势逐渐好转,兄弟三人关系更加紧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