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扑灭,而汉人百姓们心中积压多年的仇恨,也在这一刻如洪水般宣泄出来。但这场屠杀带来的不仅仅是胡人的死亡,也给中原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农田被荒废,商业停滞,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原大地在这场杀戮之后,陷入了更深的苦难之中。
冉闵清除后赵的残余势力后,于公元 350 年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在周边胡人政权环绕的背景下,汉人冉闵的魏国显得是那么的特立独行。
冉魏的建立和《杀胡令》让边上的慕容世家和前燕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慕容儁深深的感觉到如果不灭掉冉魏,那前燕国迟早要被冉魏灭掉,慕容世家的人一个也不能存活。想到此处,慕容儁深深的倒吸一口冷气。
公元 352 年的春天,慕容儁下达命令,让慕容恪去攻占幽州。
慕容恪领命出征,他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带着麾下精锐的燕军一路征战。经过数月的艰苦鏖战,终于在这一年的夏天成功攻占了幽州。
慕容儁见慕容恪拿下幽州,心中大喜,立刻下令让已经攻占幽州的慕容恪与相国封弈趁着兵锋正盛南下,目标直指定都邺城的冉魏。
就在这年四月,一场关乎冉魏命运的决战在安喜率先拉开了帷幕。
当时,冉闵率领的兵马数量较少,可他手下的将士皆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大将军董闰和车骑将军张温见双方兵力悬殊,忧心忡忡地劝冉闵:“鲜卑军乘胜而来,气势正猛,而且他们人多势众,咱们兵少力薄,还是暂且避开他们的锋芒,等他们骄傲懈怠了,咱们再增添兵力进攻。”
然而,冉闵听了大怒道:“我本想用这些兵马平定幽州,斩杀慕容儁。如今遇到慕容恪就躲避,别人会怎么看我?”他那豪迈的气势和坚定的决心,让身旁的将士们精神为之一振。
司徒刘茂、特进郎闿相互说道:“咱们主公这次出征,肯定回不来了,咱们何必坐等被杀呢!”说完,两人怀着绝望的心情,双双自杀。
冉闵随后率军进驻到离中山近在咫尺的安喜,准备在这里和燕军展开决战。慕容恪也马上率军追到,双方在安喜等地的平原上激烈交锋。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时,慕容垂率领一支奇兵出现。他勇猛善战,给冉闵的军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从清晨一直打到日暮,连续激战了好几天,都没有决出胜负。
就在这时,燕主慕容儁又率领主力南下,进驻中山,打算和慕容恪、慕容垂的军队一起合围冉闵。冉闵得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深知情况危急,要是不果断行动,必然陷入绝境。于是,他当机立断,奔向常山。
随后,冉闵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把燕军引向廉台的临水和多丛林地带交战。慕容恪虽然识破了冉闵的计谋,但为了彻底消灭冉魏,还是紧紧追击,慕容垂也不甘落后。魏军边打边退,连续多次击退慕容恪和慕容垂的追击,这才顺利撤到泒水南岸的魏昌附近扎营。
慕容恪紧接着也南渡泒水,慕容垂也随之而来,和冉闵对峙。双方都在紧张地筹备着接下来的大战,气氛紧张得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场激战即将爆发。
公元 352 年,廉台之战的号角正式吹响。冉闵向来威名远扬,此前与燕军的交锋中已十战十胜,燕军对他忌惮万分。慕容恪为了消除部下的恐惧心理,特意在阵前鼓舞士气:“冉闵有勇无谋,不过一介匹夫!他的士卒饥饿疲惫,虽然装备精良,实则难以发挥作用,不足为惧!”
冉闵本欲引燕军骑兵至丛林作战,怎奈慕容恪的参军高开识破了他的计谋,向慕容恪进言道:“吾军骑兵利于在平地作战,若让冉闵率军进入丛林,我们将难以应对。应当立即派遣轻骑拦截,假装败退,将其诱至平地,而后发起攻击。”慕容恪采纳了他的计策。
冉闵见燕军识破计谋不肯入林,又受不了燕军的挑衅,再加上军中粮食短缺,士卒饥疲,实在不能拖延下去。况且他此前曾多次在平地上击败慕容恪,心中有了底气,于是决定回到平地与慕容恪一决雌雄。
冉闵骑上朱龙宝马,左手操持两刃矛,右手紧握钩戟,一马当先冲入慕容恪的中军阵地,借着风势斩杀了数百名鲜卑勇士,所到之处,鲜血四溅,燕军士卒纷纷避让。
当他冲垮第一阵燕军骑兵,与第二阵燕军骑兵交锋时,却惊讶地发现,原本一冲就散的骑兵竟瞬间组成了严密的方阵。与此同时,两侧的鲜卑军伏击部队也如鬼魅般突然杀出,迅速围了过来。
冉闵军突破连环马铁阵后直冲至慕容恪本人附近,连侍奉慕容恪左右的参军高开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