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 第6章 冉闵颁布《杀胡令》

第6章 冉闵颁布《杀胡令》

刀枪,仁义于我,不过是虚妄之谈。”

林渊苦苦相劝:“将军,若不施仁义,只凭武力,恐难得长久之根基啊。”

冉闵目光坚定如炬,说道:“我自会有我的治国之道,无需你林家多言。”

林渊再次恭敬行礼,神色庄重而肃穆,说道:“冉将军,如今这世道,风云变幻,英雄辈出。观当下中华大地,诸国纷争不断,局势复杂万分。前秦苻,国力渐盛,兵强马壮,对中原虎视眈眈。东晋偏安江南,虽有王谢等大族支撑,然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全力北伐。周边羌族姚氏、氐族苻氏等皆拥兵自重,伺机而动。将军身处后赵,此地胡族肆虐,百姓苦不堪言。您欲以铁血手段扫平内乱,重振汉人之威,此等壮志,令人钦佩。但仅靠武力,恐难长治久安。‘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今逢乱世,仁义方能收拢人心。您若行仁政,必能汇聚各方力量,成就大业。想我华夏,向来以仁义为本,以道德为基。即便在这乱世,仁义之价值也不可磨灭。若一味凭借武力征伐,虽能获一时胜,却难赢百姓心,难筑稳固根基。且看历史长河,多少王朝因暴而兴,又因暴而亡。唯有行仁政,方能长治久安,使百姓安居乐业。将军啊,汉人胡人之争,由来已久。胡人之侵,带来无尽战乱与灾难,汉人备受欺凌。但杀戮非解决之根本,以杀止杀,只会陷入仇恨循环。唯有以仁义感化,以包容接纳,方能化解民族矛盾,实现和平共处。”

冉闵目光深邃,鼻子里冷哼一声,说道:“林渊,你所言虽有理,可你未亲见胡虏之残暴!如今这世道,胡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百姓朝不保夕。我若对胡虏行仁义,他们岂会怜悯?‘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唯有以暴制暴,以雷霆之势将其歼灭,方能让汉人崛起。我亲眼目睹胡族的恶行,他们视汉人性命如草芥。仁义?在这群残暴之徒面前,只是软弱!唯有武力征服,铁血镇压,才能让他们知晓汉人威严不可犯,才能护百姓周全。汉人胡人之争,是生存与尊严之战。胡虏入侵,夺我土地,屠我同胞。此等关头,仁义何用?唯有以战止战,用鲜血扞卫家园与尊严。杀戮非我愿,但为汉人争得生机,不得不为!”

林渊语速加快,急切说道:“将军,话不能如此说!虽局势紧迫,但仁义绝非缓兵之计。若以仁义抚民,百姓必感恩戴德,全力支持。届时兵员充足,粮草丰沛,大业何愁不成?且看历史兴衰,多少豪杰因过度尚武而亡。武力只能赢一时,仁义才能得长久。如今这乱世,百姓渴望的是安宁和平,非无尽战乱。若行仁义之政,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国家必繁荣昌盛。对于胡族,不必赶尽杀绝,可通过仁义教化,使其融入华夏,共铸和平繁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仁爱之心待民,方能固国本。武力制敌一时,难安人心长久。‘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仁义之政需渐推。对降兵仁德怀柔,可化敌为友;抚百姓轻徭薄赋,可促生产。如此,国力渐强,方能御外患,统天下,致太平。”

冉闵手托下巴,沉思片刻,说道:“你之所言,不无道理。但当下局势复杂,我需权衡。汉人尊严不可侵,胡虏残暴当制止。只是这仁义与武力,实难平衡。”

林渊目光中透着坚定,说道:“将军,‘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望您以天下苍生为重,行仁义之道,让汉人安居乐业,重振中华雄风,终结战乱纷争。如今北方大地,仅有将军以汉人之身掌握一国之政权,还望将军以华夏的前途命运为己任。”

冉闵轻轻摇了摇头,回应道:“此事我还需再思。”

林渊长叹一声,眼中满是无奈,自知与冉闵难达共识。他实难将家族世代传承的《仁义经》托付给冉闵。虽然冉闵是汉人,但是却难成大事,相比之下,苻坚虽为胡人,但是更具有统一天下的胸怀和志向,这次谈话更加坚定了林渊辅佐苻坚的决心。

但是看在冉闵一心以驱逐侵入中原的胡人为己任,又代表着正统的汉人政权,临行前留下《临风拂柳剑》秘籍,转身满含热泪地离去。

林渊顿感复兴赵国已无望,随决定去找苻坚。他想辅佐一位明君,统一全国,让百姓安居乐业。哪怕这个皇帝不是汉人,哪怕这个国家不是赵国。只要这个国家能给天下百姓带来安定祥和的生活,那也是麦积山林家值得去做的一件事。

此时,冉闵的大脑已经被复仇的念头充满。他意识到胡人对自己的威胁极大,为巩固自身势力、保障汉人的安全,于公元 350 年正月发布《杀胡令》。以下为《杀胡令》的原文:

“诸胡逆乱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