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 第2章 五胡乱华之燕赵争霸

第2章 五胡乱华之燕赵争霸

子孙居然会和燕国陷入一场长达百年的“恩怨纠葛”,这剧情走向,比戏剧还跌宕起伏。

为了能专心搞武学研究,不受外界干扰,盖聂让后人改姓林。

这改姓也是有讲究的,盖姓原本从姜姓分支而来,老祖宗被封在盖邑,所以姓盖。因为,盖有覆盖遮蔽之意,林也有这意思,那就改姓林吧,从此林家就在麦积山这荒芜之地落地生根,像一颗顽强的种子,悄无声息地发展壮大。

林家的家族目标那可是相当执着,那就是一定要复辟当年战果时期的赵国原型。

可惜的是,在两汉与西晋时期,英雄云集,人才辈出,林家欲于此际建立赵国,实乃难如登天,多番尝试皆以失败收场。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几百年过去了,朝代更迭频繁,如同走马换灯。

但林家子孙就像一群固执的苦行僧,复辟赵国的信念坚定不移,始终在等那个能让他们扭转乾坤的最佳时机。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将西晋的国力消耗殆尽,司马皇族吓得仓惶逃窜,衣冠南渡。

这司马氏的出逃,遗祸华夏数千年,令留守北方的汉人苦不堪言。他们宛如被弃之孤者,只能眼睁睁看着家园遭战火无情蹂躏,生活堕入万劫不复之境,痛苦绝望至生不如死。

匈奴、鲜卑、羯、羌、氐等诸多少数民族,看到中原王朝之统治土崩瓦解,遂皆举兵侵入中原。

往昔华夏王朝之秩序瞬间溃散,各方势力、门阀士族亦皆欲于这乱世称雄一方,成就自己之霸业。

麦积山林家的家主林渊目睹此景,心中暗忖:莫非复辟赵国之机已至?

北方大地历经连番征伐与冲突,至公元三零八年,匈奴之主刘渊于蒲子(今山西隰县)定都立朝,创立前赵之政权,并很快攻陷长安,成为北方临时的霸主。

林渊在西北麦积山闻听此讯,心中不禁一沉,对这前赵政权甚是不满。林家尚未复辟赵国,岂容他人捷足先登,擅立赵国。

偏偏这赵国之主名唤刘渊,虽二人皆名“渊”,然其间差异甚巨,林渊对刘渊实难有半分敬重之意。然此二“渊”之名,若与后世开创大唐、延续近三百年之李渊相较,实乃云泥之别。

先说说刘渊这老哥,他可不是汉民族,而是匈奴人。他自称是汉朝和亲公主和匈奴单于的后裔,所以跟着老妈姓刘。

说起来,汉帝国当年强盛无比,咱们现在都以汉族自居,男人都以男子汉为荣。

当时匈奴人心里也崇拜强者,好多匈奴贵族都改姓刘,怪不得现在姓刘的人那么多,说不定祖上就是匈奴人呢,这可真是历史的巧合。

此匈奴人所立之赵国,与林家先祖盖聂念念不忘之赵国相较,实乃天壤之别,却偏要冠以“赵国”之名,岂非名不副实乎。且观刘渊所建之前赵(彼时国家众多,为便于众人区分,皆于其前加限定词,如刘渊之赵国,后世皆称之为前赵),其统治之疆域,与战国时之赵国,全然风马牛不相及。

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土主要在华北一带,而这个前赵的主要国土却在西北,咱常说燕赵大地,那肯定是华北地区呀。

这刘渊于西北立赵国,莫非欲使西北之秦国后裔对你鼎力支持,还是期望华北之燕赵后裔跨越千里前来投奔一个匈奴人?此举,恰似于南极售冰棍,怎么能卖的出去,因此刘渊这个人要么自己的智商不高,要么身边没有一个懂得汉文化的谋臣。

最重要的是,刘渊这老哥真不是个英明之主。他军事才能还行,可政治上就像个三岁小孩,缺乏长远规划和明智决策。

他的政权已经入侵了中原地区,还是延续草原那一套的管理体系,怎么能管的好。因此前赵内部整天争斗不休,权贵与民争利,老百姓想过个安稳日子?想都别想。

在我看来,刘渊一个匈奴人,还是延续之前匈奴人的思维,在中原大地大肆搜刮财务,根本没有想着长治久安,政权崩溃那是迟早的事,注定失败。

正因如此,林渊认定刘渊的前赵根本不是他的理想之选,不是那个有着辉煌历史、深厚文化、广阔版图且君主贤明的赵国。

所以林渊决定继续等待时机,等待下一个能让他依靠的明主。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问了:林家咋这么胆小,为啥不自己扛起大旗,自己当皇帝呢?

这就得说说林家的家族传统了,林家先祖盖聂是个剑客,家族世代都以剑客身份为荣,满脑子都是仗剑天涯,行侠仗义,根本没积累下建立政权的资本,就像玩游戏只点了战斗技能,没点发展经济和政治的技能点,没办法,只能把当皇帝的念想寄托在别人身上,这也为林家日后一次次被人欺骗埋下了伏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