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再说吧!
无论如何,写书与不写书,完全不同。孙浩然自我感觉,对练养的理解,登峰造极。在孩子们与小师兄、小师姐的带动、鼓动下,村子里掀起了练养小热潮,全村男女老少,皆参与计划,包括杨师与费村长。
时间匆匆,倏忽间,就到了夏至大典。孙浩然蓦然发觉,这里的季节很不正常,仔细研究日晷才发现,春夏季长,秋冬季短。杨师将洪荒故事讲完之后,开始讲天文地理;孙浩然这才准确知道,这里的一年有686.971日。
此地的时间与彼地球的差异,让孙浩然开始胡思乱想,什么叫时间?用什么时间单位度量寿命,更为合理?日、月,时辰、小时,还是年?改变时间单位,能否实实在在地延长寿命?
孙浩然得到确切消息,村子位于赤道附近,四季的气候差别不大;唯独沙暴季,有明显变化。讲完简单的天文,讲地理,书名《山海经》;序言中,杨师讲解此书的来历:
“相传,‘夸父与日逐走,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你们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吗?
“那时候,河渭、大泽,已经枯竭无水。相传,夸父逐日,曾经途经我们村子,村子里的树木、庄稼,皆来自邓林!可以想象,是无数个无名夸父,共同书写了这部,用生命写出的书!你们要清楚,我们能够安逸地生活在村子里,是多么的不容易,那是无数神话英雄共同努力的结果!”
杨师取出一本大地图,翻到中山经,指着其中一点说道:
“我们的村子坐落在这个谷地,谷地北面的山名薄山,南面的山名萯山……”
喜欢ai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