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丽妃与苏清柔虽罪不容诛,但念在丽妃曾侍奉陛下,苏清柔是臣妾的妹妹,恳请陛下网开一面,免其一死。";
萧承煜看了苏锦绣一眼,点头道:";念在苏氏求情,朕免丽妃、苏清柔死罪,丽妃削去封号,打入冷宫;苏清柔削去爵位,终身幽禁。陈海谋逆,凌迟处死;东宫余党,诛连九族!";
朝臣们看向苏锦绣的眼神充满敬畏与钦佩。她不仅揭露了反对派的阴谋,甚至在胜利后还能宽容大度,为敌人求情,此等胸襟,令人敬服。
退朝后,苏锦绣被萧承煜留下。
";你这次做得很好。";萧承煜难得地露出一丝微笑,";既除了奸佞,又展现了宽厚仁慈,赢得了朝臣们的敬重。";
苏锦绣恭敬道:";臣妾不过是想保全农医改革。丽妃和苏清柔虽有罪,但臣妾不愿因私怨而置亲人于死地。";
萧承煜点头:";正是这种胸襟,才让朕越发欣赏你。如今丽妃伏诛,太后势力大损,保守派也元气大伤,农医改革已无大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陛下明鉴。";苏锦绣道,";臣妾相信,有陛下支持,农医改革必将成功,造福百姓。";
萧承煜站起身,走到她面前:";苏氏,朕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李长林传来密报,他考察的第一站,农业改革成效显着,远超预期。中立派大臣已有多人明确表态支持改革。";
苏锦绣闻言大喜:";这真是天佑我大衍!";
萧承煜深深看了她一眼:";不,是你的功劳。你的农医改革,将彻底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
苏锦绣激动地跪下:";臣妾不敢邀功,一切都是陛下的英明决断。";
萧承煜扶她起来,罕见地露出柔和的表情:";朕期待李长林带回更多好消息。去吧,继续你的改革大业。";
离开御书房,苏锦绣径直前往太医院,看望正在康复的王太医。
";多亏娘娘妙手,老臣才得以转危为安。";王太医感激道。
苏锦绣笑道:";大人是为农医改革而遭此劫难,理应得到最好的治疗。如今阴谋已破,丽妃伏诛,太医院可以放心推行医改了。";
王太医欣喜道:";如此甚好!老臣已整理了一套新的医学教材,等痊愈后立即投入医学院教学。";
告别王太医,苏锦绣回到凤仪宫,发现农部尚书赵明远正在等候。
";娘娘,大喜!";赵明远兴奋地说,";李大人传来消息,南方水稻试验田丰收在即,预计产量将超过往年三成!更有甚者,北方抗旱作物成效显着,许多曾经荒芜的土地也能种出庄稼了!";
苏锦绣欣慰地点头:";这正是我们期待的结果。有了这些实证,再加上李大人的公正评估,农医改革必将获得更多支持。";
赵明远补充道:";确实如此。更可喜的是,随着丽妃、苏清柔和盐帮的覆灭,那些原本观望的中立派大臣纷纷倒向我方。今日朝会上,竟有十二位大臣主动请缨,愿意协助推广农业改革!";
";这是好事。";苏锦绣沉思道,";改革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参与。不过,我们也要警惕,保守派虽然元气大伤,但根基深厚,绝不会轻易放弃。";
赵明远点头:";娘娘远见。臣已安排人手严密监视保守派动向,确保李大人考察安全。";
苏锦绣满意地点头:";很好。接下来,我们要做两件事:一是全力配合李大人考察,展示真实成效;二是加快医学院扩建,趁此良机推进医改。";
送走赵明远,苏锦绣思索片刻,命巧儿去请户部尚书李长林的夫人。
傍晚时分,李夫人来访。苏锦绣亲自设宴招待,席间谈及李大人考察之事。
";李大人此行不易,饮食起居定要格外注意。";苏锦绣关切道,";我已准备了一些防病良药,请夫人带去,以备不时之需。";
李夫人感动不已:";娘娘如此关心大人安危,妾身代他谢过。老爷出发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