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几位老臣入宫密议。礼部侍郎也被召见,想必是准备在今日册封大典上发难。";
苏锦绣神色凝重:";臣妾已有所准备。";
";朕相信你。";萧承煜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无论发生什么,朕都会站在你这边。农医改革关乎国本,绝不容有人阻挠。";
两人正说话间,周伯匆匆赶来:";陛下,娘娘,开学典礼即将开始,学生们已经全部入座。";
萧承煜点头:";那就开始吧。";
大堂内已坐满了身着青色校服的学生,他们见皇帝和苏锦绣联袂而来,齐刷刷起身行礼。萧承煜目光扫过众人,面露赞许之色。
典礼开始,由周伯宣读农业学院的建院宗旨:";农业乃立国之本,兴农则兴国。农业学院以培养农事人才为己任,广纳贤才,不论出身,唯才是举。学院设农艺、水利、土壤、畜牧四科,授课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
言辞恳切,引得学生们热血沸腾,掌声不断。接着,院中几位教习依次上台,介绍各自负责的课程和教学计划。
苏锦绣站在一旁,目光警惕地扫视全场,很快发现了那几名混入的可疑人物。他们坐在学生群中,神色各异,但眼神中都透着与旁人不同的审视和警惕。
轮到萧承煜讲话,全场肃然起敬。
";朕今日亲临农业学院开学典礼,就是要向全天下表明朝廷对兴农重教的决心。";萧承煜声音铿锵有力,";农为邦本,兴农则兴邦。诸位能入农学院学习,乃国之幸、民之福。朕望诸位勤学苦练,学成后报效朝廷、造福百姓。";
他停顿片刻,目光环视全场:";为表朝廷对农学院的重视,朕特颁旨:农学院学生毕业后,成绩优异者可直接参加殿试,免去乡试、会试环节。此外,朕每年将拨专款作为奖学金,嘉奖品学兼优之士。";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这项政策意味着农学院学生将拥有前所未有的晋升通道,许多寒门学子也因此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就在此时,人群中突然站起一名青年,高声道:";陛下,学生有疑问!";
全场骤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投向了那名青年。苏锦绣眼睛一眯,认出此人正是太后安插进来的眼线之一。
萧承煜并未动怒,而是平静道:";有何疑问,但说无妨。";
那青年上前几步,躬身行礼:";学生听闻农学院所教授的农法与祖制多有不同,甚至与《齐民要术》等经典农书相悖。学生不解,为何要舍弃祖宗千年智慧,转而采用这些未经验证的新法?";
话音刚落,又有两名学生站起身来,附和道:";是啊,我等从小习读农书,深知传统农法的可靠。这些新法若有疏漏,岂不是害了天下百姓?";
他们一唱一和,显然是经过精心安排的。苏锦绣正欲回应,萧承煜却挥手示意她稍安勿躁。
";诸位有此疑问,实属正常。";萧承煜不急不缓道,";然而,朕要问诸位一句:若祖先当年也如此固执己见,拒绝一切创新,又何来《齐民要术》等农书?";
他环视众人:";农事之道,贵在与时俱进。天时地利人和,皆会随岁月变迁而改变。新农法并非否定传统,而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更何况,新农法已在多处试验田证明成效显着,产量较传统农法提升三至五成,这是不争的事实。";
那几名挑事的青年面色微变,但仍不甘心:";可是,这...";
萧承煜不等他说完,又道:";朕知诸位顾虑。正因如此,农学院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亲自种植、收获,以事实说话。若有学生认为新农法不如旧法,大可在实验田中一试高下,朕允许诸位保留自己的判断。";
这一席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尊重了学生的疑虑,又展现了改革的自信,那几名青年一时哑口无言。
此时,周伯走上前,高声宣布:";接下来,请各班导师带领学生前往各自教室,开始第一堂课。农学院第一届开学典礼到此结束!";
在热烈的氛围中,学生们井然有序地跟随导师离开大堂。那几名挑事者见无法继续捣乱,只得悻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