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娘娘高瞻远瞩。老夫提议,可在医学院设立乡村医者专项培训,让他们学成后返回家乡行医。如此既解决了乡下缺医少药的问题,又给了寒门子弟出人头地的机会。";
";好主意!";苏锦绣眼前一亮,";就这么办。同时,农业方面也要采取类似措施,选拔农家子弟入学,学成后回乡推广新技术。";
赵明远也提出建议:";臣认为,还应加强各地区间的技术交流。南方的水稻技术、北方的旱地农法、西北的节水灌溉,各有所长,若能有效结合,必将事半功倍。";
苏锦绣点头赞同:";确实如此。明年的农医盛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各地可以展示自己的特色技术和成果,互相学习借鉴。";
周伯这时插话道:";小姐,臣有一事不明。农医改革已有制度保障,为何还要不断强调创新?按部就班执行不是更为稳妥吗?";
苏锦绣微微一笑:";周伯此言差矣。正是因为我们面临的问题在不断变化,才需要不断创新应对之策。比如气候变化可能带来新的病虫害,人口增长会对粮食生产提出更高要求……若只是固守成规,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她缓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繁忙的京城:";记住,制度是保障改革成果的基础,而创新则是推动改革不断前进的动力。两者缺一不可。";
众人若有所思,纷纷点头称是。
会议结束后,苏锦绣独自留在殿中,翻阅着案几上的各类奏折和报告。从冷宫弃妇到一国之母,她走过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如今,农医改革已成定局,无人能够阻挡,她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欣慰。
";若是能再活五百年,看看大衍因这场改革而变得如何繁荣富强就好了。";苏锦绣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但无论如何,我已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她的目光落在《农医典章》的最后一页——那里写着一句话:";农为国之本,医乃民之命。兴农强医,泽被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