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想要兴风作浪,也失去了得力干将。";
";正是如此。";周伯神色凝重,";不过娘娘也要小心,这些人被逼入绝境,恐怕会孤注一掷。";
苏锦绣点头表示明白。形势虽好,但也要防备敌人的垂死挣扎。
次日清晨,农部尚书赵明远如约而至。这位年过半百的老臣,向来以忠直着称,是朝中少有的真心为民请命的官员,也是最早支持农医改革的朝臣之一。
";下官参见娘娘。";赵明远拱手行礼。
苏锦绣连忙相扶:";赵大人不必多礼。今日请您来,是想商议扩建学院之事。";
";正合下官意。";赵明远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皇上昨日下旨,拨款十万两用于扩建学院,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下官已经命人草拟了初步方案,请娘娘过目。";
赵明远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恭敬地递上。苏锦绣接过,只见上面详细列出了学院扩建的规模、地点、招生计划等内容。
";赵大人考虑得很周全。";苏锦绣点头赞许,";不过我有一个建议,各地分院除了教授农技和医术,还应增设一个专门的研究部门,集中优秀人才专门研发新品种和新药方。";
赵明远眼前一亮:";娘娘此言极是!如此一来,各分院既能培养普通人才,又能促进技术创新,可谓一举两得!";
两人又详细商议了经费分配、人员调配等事宜,最终敲定了扩建计划。按照计划,除京城总院外,将在全国各大州府建立十二所分院,每所分院可容纳学生百余人,重点培养农技和医术人才。
";赵大人,此事宜早不宜迟。";苏锦绣叮嘱道,";还请尽快着手准备,争取在三个月内完成主体建设,年底前开始招生。";
";下官遵命!";赵明远郑重应下。
送别赵明远后,苏锦绣又马不停蹄地召来王太医,商议医学教材的编撰和药材基地的扩建事宜。在得知皇帝的支持后,王太医也是干劲十足,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建议。
接连几日,苏锦绣忙得脚不沾地。一边筹备学院扩建,一边协调各部门配合,还要防备太后等人的阴谋。所幸有皇帝的全力支持,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比预期还要快速。
大约一周后的清晨,苏锦绣正在查看最新送来的农作物生长报告,突然听闻太监来报:";娘娘,皇上驾到!";
苏锦绣一愣,连忙整理衣冠迎出殿外。只见萧承煜一身便装,神态轻松地走来,身后只跟着两名近侍,并无平日的排场。
";参见皇上。";苏锦绣行礼道。
萧承煜摆摆手:";免礼。今日朕私下前来,是想看看农医改革的最新进展。";
苏锦绣领着萧承煜入内,命人上茶。待近侍退下,她才从书案上取出一叠文书:";回皇上,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学院扩建的地点已经选定,图纸也绘制完成,正在招募匠人准备动工。";
萧承煜接过文书,仔细翻阅,不时点头表示赞许:";进展很快,比朕预想的还要顺利。";
";多亏了皇上的支持。";苏锦绣真诚地说,";若没有皇上的圣旨,恐怕阻力会大得多。";
萧承煜放下文书,看向苏锦绣的眼神中带着欣赏:";你有真才实学,又有为民造福的心,朕自然全力支持。更何况,农医改革确实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苏锦绣心中一暖,正欲言谢,忽听萧承煜话锋一转:";不过,朕今日来还有一事要告诉你。";
";皇上请讲。";苏锦绣立刻正色道。
萧承煜沉声道:";朕刚刚得到密报,太后已经暗中联络了江南盐帮,似乎打算对农业学院和医学院不利。";
苏锦绣心头一凛。江南盐帮乃江南一带最大的地下势力,势力庞大,触角遍布商界和官场。太后竟然不惜勾结这等黑势力来对付她,可见已是病急乱投医了。
";皇上打算如何处置?";苏锦绣问道。
萧承煜眼中闪过一丝寒意:";朕已派锦衣卫暗中追查此事。太后毕竟是朕的长辈,若无确凿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