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君南延的话,君丞相的心中翻起了滔天巨浪。
君丞相刚刚盯着君南延看了半天,才开口道:“延儿,这话是从何说起。”
君南延跪在地上,他刚刚看到了君丞相脸上的震惊。
他了解父亲,就像父亲了解他一样。
虽然刚刚父亲,一直极力在掩饰表情,可君南延还是看出来了。
他,的确不是父亲和母亲亲生的。
“父亲,我的身世,是不是先皇……”
君南延说到此处,就见君丞相从椅子上噌的站了起来,打断了君南延的话。
“延儿!”
君丞相说着,走到了书房的门口。
对外面守着的侍卫吩咐道:“你们守好书房,不要让任何人靠近。”
洪涛和外面的侍卫,听道君丞相如此吩咐,忙应是,之后加强了巡查和防备。
君南延看着父亲紧张的模样,心一点一点的凉了下去。
丞相府的书房,是机要之地,之前就已经做了隔声处理。
除非在里面大喊大叫,否则在厉害的高手,在外面都听不到声音。
刚刚君南延的声音并不大,外面的人是听不到。
而且,丞相府有自己的暗卫,明面的侍卫和背地里的暗卫,将丞相府保护的异常严密。
君南延自身的功夫也不弱,他在说话前,便已经确认了环境是安全的。
可即便如此,君丞相还是如此的紧张。
君丞相关好书房的门,脸色微沉。
他看着君跪在地上的君南延,叹了一口气,才道:“延儿,你是从哪里听说的这些?”
君南延回道:“父亲,哪里听来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儿子的身世,难道真的是……”
君丞相知道君南延说的是什么,父子二人对视了良久。
君丞相才缓缓的开口道:“延儿,你先起来。”
说着,君丞相亲自扶起了君南延。
然后才道:“延儿,你即便不说,为父也猜到了。
这世上,知道你身世的人,只有三个。
我和你母亲都未曾向你透露,想来,对你透露此事的人,只有宫里的那位了。”
君南延知道父亲说的,宫里的那位,应该就是刘贵妃了。
君南延没有否认君丞相说的,只是不动声色的听着。
君丞相看君南延没有否认,心里便已经认定了,此事就是刘贵妃告知君南延的。
“延儿,其实这几年为父也在犹豫。
你是我和你母亲一手养大的,为父知道你,有谋略,有手段。
而现在宫里的那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近两年来行事越发的刚愎自用,对朝臣的疑心和对权利的欲望,也越来越大。
但天子之位如果动摇,苦的将是万万千千的黎民百姓,所以我一直犹豫。
如今,既然你已经知道了,那我便将事情的原委,全部告知与你。
之后如何去做,你自己来做决定。
如此,也不算辜负先皇临终托孤的信任。”
听着君丞相的话,君南延表面冷静自持,其实心里还是有些不能接受。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君丞相府的二公子,没想过自己还有其他身份。
君丞相并未让君南延久等,他继续道:“这段往事,真的尘封了太久了。
当年,先皇有个一母同胞的弟弟,这个弟弟比他小了两岁,人称二皇子。
二人自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
先皇是早产儿,自小便体弱,但有治国安邦之才,且仁爱孝顺。
当时的皇上,也就是太上皇,对先皇很是看重。
而二皇子,自小便武功超群,十二岁便上阵杀敌,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兵才华。
太上皇对这两个嫡子都很是喜欢,依着祖宗规矩,先皇是嫡长子,理应立为太子。
可先皇体弱多病,而二皇子一身勇武,又有军功在身。
当时朝中,有很多人都支持立二皇子为太子。
太上皇对这两个嫡出的儿子都很满意,两人一文一武,让太上皇很是难选择。
于是,太上皇便心生一计。
他分别召见了两个皇子,让他们对接下来天启国的走向,谈谈自己的想法。
当时的天启,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
先皇称,应该止战,同几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