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重燃2001 > 第358章 要个孩子

第358章 要个孩子

再冷,回到屋内就暖和多了。

但在南方,人们则靠的是自个儿的一身正气,屋里屋外温度一个样。

为了照顾俩老的生活习惯,吴楚之特意给他们装了暖气。

这在当时的锦城,很难说不是头一份,至少吴楚之从没见过,一般就是空调来取暖。

也得亏吴青山他们是建设系统的,知道该怎么做,不然还真得抓瞎。

“效果挺好的,我妈说比我们家效果还好。”

姜素素家是老小区,那供暖效果,属实有些拉胯,只能说仅仅不冷,要想暖和,谈不上的。

其实在北方,供暖效果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家穿短袖的,受很多因素制约。

当然,钱也是一大因素。

说罢,姜素素笑了下,“不用担心什么,爸妈经常去看他们的。”

吴楚之明白,姜素素说的是他自己的爸妈。

不过这样的说法,还是有些拗口。

咱妈到底是你妈还是我妈,这是个谜题。

“咱妈刚才打电话了,说五一的时候,去咱妈那过?还是去咱妈那过?如果去咱妈那过呢?咱妈就准备点好菜,咱俩带到咱妈那,如果在咱妈那呢?咱妈的意思是,让咱妈把酸菜邮到咱妈这,五一在咱妈这吃。你要不给咱妈打个电话?问问咱妈啥意思”

想到这里吴楚之嘿嘿直笑着,这真是现代带来的难题。

放古代哪有这破事。

称谓分明,出不了错。

不知何时起,就改成了这样,好吧,说多了容易挨拳。

在吴楚之的示范下,姜素素也抿着嘴笑着,小手嗔怪地拍了拍他的胸口,

“那我以后叫公公婆婆?”

吴楚之紧了紧手臂,眼馋着眼前的美好,“还没给改口费呢,别便宜他们,特别是我爸,他小金库深着呢!”

要不是吴青山离京时,怕儿子被几女管的太死,传了他几招,他还不知道。¨5′0′2_t¨x^t\.,c\o·m/

原来吴青山的藏私房钱套路这么厉害。

什么专业书、灯饰上、照片后、电视机里面,这些都是小儿科。

最狠的是,吴青山还将私房钱,藏在了楚秀兰睡得床垫下面、楚秀兰不常用的包包夹层里!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老吴同志完全是把这句话吃透了。

而最让吴楚之印象深刻的便是吴青山那句,“私房钱,从来都不是藏着掖着攒出来的!你得多开渠道!比如写写小说什么的就挺好。”

老爹真是深谙‘开源节流’的涵义。

姜素素闻言哭笑不得,“哪有这样说自己父母的!我爸呐,他是因为遛惯了鸟的人,在锦城没有遛鸟的地方。”

吴楚之一拍额头,“我忘记给咱爸说了,人民公园就有放鸟的地方。离家不远,可以走路过去。”

吴楚之说的遛鸟的地方,其实就是鹤鸣茶社,锦城老一辈养鸟的人也不在少数。

只是吴楚之潜意识回避着鹤鸣茶社而已。

对于颜义山的滔海自尽,他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难受。

颜义山也是一个爱遛鸟的人。

而遛鸟的人是燕京人里头起得最早的一拨。

每天一清早,当公共汽车和电车首班车出动时,燕京的许多园林以及郊外的一些地方空旷、林木繁茂的去处,就已经有很多人在遛鸟了。

也顺便锻炼身体,或者邀上三五好友,下棋喝茶,就是个乐子。

养鸟本是八旗子弟和太监们的爱好,‘提笼架鸟’在过去是对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的人的一个贬意词。

后来,这种爱好才传到一些辛苦忙碌的人中间,使他们能得到一些休息和安慰。

在燕京的胡同里,我们常常可以在一个修鞋的、卖老豆腐的、钉马掌的摊前的小树上看到一笼鸟,这是他的伙伴。

怪不得姜志国不习惯,原来如此,找到症结了。

估计还因为舍不得燕京的那两只鸟吧?

吴楚之是知道的,姜志国是专门托人照料着那两只百灵。

得!

“看来什么时候得把两只鸟给咱爸送过去,不然他是安心不下去的。”吴楚之苦笑的摇摇头。

姜素素也不好意思起来,脸上发着烧。

没法子,自家老爹,从小就是一个闲人,没什么大志向,就愿意这么舒坦闲散的过日子。

所以,他爸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