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优渥的福利
可这根本是个填不满的窟窿!杜庆来那帮人精心里门儿清,就是吃准了国家舍不得让抚远集团垮台,索性躺平摆烂。
反正集团在一天,他们就多捞一天;真要黄了,这些年攒的家底也够他们换个地方继续逍遥。
“陈书记,这么多咱吃得完吗?”赵灵泉盯着陈默手里两大袋卤味发愣。
猪头肉、烧鸡、鸡爪子摆了小半张桌子,旁边还摞着几盒凉拌菜。
“谁说就咱俩?”陈默拎起塑料袋往家属院方向走。
“昨儿应承孙大爷他们吃顿好的,忘了?”看着小助理满脸问号的模样,陈默心里直摇头。
这傻丫头什么时候才能开窍呢?
赵灵泉突然觉得自己不能再做拖后腿的角色了。
看着书记忙碌的身影,她暗下决心要成为真正能帮上忙的得力助手,更要在陈默面前证明自己的价值。
傍晚七点刚过,陈默家的折叠桌上堆满了现成的卤味。
赵灵泉怕油腻,特意炒了蒜蓉菜心和凉拌黄瓜。
被请来的孙大爷、赵大爷、王大爷和李大娘围坐在客厅,几个老人看着满桌吃食直摆手。
“你这后生真不会精打细算!”孙大爷指着酱肘子直咂嘴。
“我们几个老骨头喝酒就着花生米就行,买这么多不糟蹋钱吗?”
陈默笑着给老人们斟酒:“上回多亏几位长辈帮忙解围,本来该请大伙下馆子。
可我这刚入职手头紧,听说这家老字号的熟食地道,特意买来让您几位尝尝。”
说着给赵灵泉使眼色,小秘书连忙把热乎的葱花饼端上桌。
三杯酒下肚,话题转到抚远集团。
陈默感慨道:“难怪大伙挤破头要进咱们集团,从托儿所到养老院全包办,放眼全国都找不出第二家。”
孙大爷骄傲地竖起大拇指:“那可不!咱们抚远人走哪都挺直腰杆。”
这话引得几位老人连连点头,脸上的皱纹里都透着自豪。
“要是我爹妈也是抚远人该多好。”
陈默给李大娘夹了块酱牛肉。
“从出生到上大学不用花分文,毕了业直接进厂,这辈子吃穿用度集团全管。”
赵灵泉咬着筷子尖纳闷,不明白书记怎么突然说这个。
孙大爷倒是接得顺溜:“你和小赵现在不也算抚远人了?抓紧要个娃,你们没享着的福孩子全能补上。”
陈默突然话锋一转:“听说酱油厂都欠了仨月工资?”李大娘放下酒杯叹气:“我儿媳妇在被服厂也没领到钱,家里全靠我儿子的矿上补贴撑着。”
其他老人也七嘴八舌说起自家亲戚在附属工厂的窘境,对赵灵泉被分到酱油厂的事并不意外。
集团里油水足的岗位,哪轮得到没门路的年轻人?
近些年入职的大学生里,没几个专业能对上号的,可就算让这些年轻人去腌菜车间、酱油作坊干活,大家照样抢着来。
说到底还是抚远集团的待遇太诱人,诱人到超出常人想象。
这家企业能提供如此优渥的福利,全凭它庞大的产业规模。
光是每年缴纳的税款,就足够维持整个城市的财政运转还绰绰有余。
钱多得花不完,自然变着法给员工发福利。
这点跟烟草局、供电局那些“金饭碗”单位如出一辙:明面上工资不超标,暗地里医疗补助、家属保障等隐形福利层出不穷。
要不怎么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人挤破头想进这些单位呢?
陈默试探着问道:“几位前辈,咱们集团最近没遇到什么坎儿吧?”
孙大爷急得直拍桌子:“胡说!抚远集团这棵大树根深叶茂,能出什么问题?”
“您别动气,我就是说万一……”
“没有万一!”老人斩钉截铁打断道:“我在矿上干了四十年,还没见过咱们集团解决不了的难题。”
小陈压低声音:“可矿产资源总有挖空的时候啊,我听说矿业部底下好些老矿区都见底了。”
这话让几位老人突然沉默了,脸上的皱纹似乎又深了几分。
随行的赵灵泉听得云里雾里,不明白自家领导为什么跟退休老工人讨论这些企业战略问题。
见老人们不接话,陈默继续道:“要是真没矿可采,咱们的钢铁厂拿什么炼钢?集团产业链还怎么转得动?”
“你小子净瞎操心!”孙大爷的烟斗重重磕在石桌上:“从1952年建矿到现在,采空的矿区少说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