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眼前一亮,尤其是提到未来华国的中央国家机构叫“国务院”时,朱元璋不禁微微一怔。
“国务院?!”朱元璋重复了一遍这个词,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此谓国家处理政务的地方?!这很有意思啊!”他又点了点头,暗暗赞叹这个名称设置的好处。
未来的朝廷原来是有这么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处理国家大事,这种设置不仅简洁明了,还体现了高度的组织性和效率。
朱元璋转过身,看向站在一旁的诸位儿子,特别是长子朱标。
他心中充满了对朱标的期望,这位自己的这个儿子不仅聪明伶俐,而且深得他的信任。
朱标所展现出来的能力也在告诉所有人他真的德才兼备,是大明合格的皇权继承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问道:“尔等对于后世管理官员的编制制度有何理解啊?”
话音刚落,朱标便走上前,朱元璋看到朱标的动作。
而即使此时的朱标还没有出声,朱元璋的脸上已经带着满满的自豪和骄傲了。
因为,朱元璋已经从他的表情中感受到了他的自信。
朱标站定后,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朗声道:
“父皇,儿臣认为,后世的编制制度对于冗官有极大的好处。
中央在管理总数,地方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处置,这样既保证了中央的统一领导,又赋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这样一来,国家的治理之中,官员的数量既能保持集中统一的方向而朝廷又可以满足其供养,还能灵活应对各地的实际问题。”
朱元璋听了朱标的回答,心中甚是满意。
他点了点头,赞许道:“你言之有理。
后世的编制制度确实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设立‘国务院’这样的中央机构,确保了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在编制上固定官员的总额;
同时,地方也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这种上下结合的方式,既能提高行政效率,又能避免冗官问题。”
朱标见父亲如此赞同,心中更加自信,继续说道:“不仅如此,儿臣还想到,后世的官员编制制度应该也非常注重监督和考核。
之前孟棠姑娘在做题的时候就有出现‘权责一致’,这说明官员所拥有的权力和所受到的规制是对应的,而规制被破坏以后得相应的官员要负责。
每一位官员的言行都有严格的规范,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防止腐败,还能激励官员们积极进取,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
朱元璋听后,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说得很对。监督和考核的确是维护官场清廉的重要手段。
这个编制管理,的确极好的处理冗官问题,想当初,宋朝在这一方面可是极其严重!咱们大明一定要引以为戒!
你说的这个‘权责一致’也大有用处!
不过,朕觉得,这个孟棠姑娘所反映出来的后世的刑罚还是不足够来遏制官员腐败和贪污的情况。
朕想着还是必须根据大明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大明的制度!”
说到这里,朱元璋转头看向其他几位儿子,问道:“尔等呢,对此有何看法?”
朱棣这次忽然站了出来,少年稚气在稚嫩的脸庞上出现,但气质却更为成熟,此时他的语气坚定:“父皇所言是极,儿臣很赞同。
儿臣认为,后世的制度虽然有可取之处,比如大哥所受的这些,我们大明也不能盲目照搬。
虽然儿臣也觉得特别残忍的极刑的确又不好,但对于某些罪行罄竹难书或者动摇大明社稷之稳定的人来轻松,对大明的百姓也没有威慑力,
而且后世的注射死刑咱们大明没有这个条件啊!”
朱元璋闻言,嘴角一抽,自己还在想着这朱棣这次的开始的话虽然简短,但却直击要害,这的确是自己现在很在意的一点。
他知道,朱棣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有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但最后一句,还是暴露了自己的这个儿子啊,还是不够稳重~
这谁不知道啊?何用在自己问他问题的时候调侃一下呢!
不过他对此到对于朱棣倒是没有严苛要求,毕竟大明的江山自己到最后是要交给标儿的,这个所有人也都知道了!
但他还是对着朱标点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