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的红人啊!自己可万万不能得罪!至少现在,绝对不可以!
吏部侍郎紧忙跑到李林甫的跟前,喏喏的说道:“大人!您主持的这次考试,杜甫好像参加了,下臣不……太……太敢确定!”
李林甫听完,看着天幕心跳加速!这次,好像要出事了!
当今圣上下诏寻找天下有才之人,只要精通一门都可以参选。
而自己作为主持者,之前担心会有读书人会在策论中评判自己的行为,于是着人扣下了参与考试的所有人的诗歌、赋词和策论,而且都判为了不合格。
并给皇帝祝贺到说乡野之地已经没有遗漏的贤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事没事的!李林甫尽量舒缓自己的紧张,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自己要好好计谋一下,看如何给陛下证明自己的“清白”!
之前,这天下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杜甫啊!这下,天下谁人不知!
那这就算“沧海遗珠”了,李林甫颤颤巍巍的摆动自己的宽大躯体,嘴角掀起一抹怪笑!
异时空的玄宗时期。
“啊!这是我吗?或许,是与我同名之人也说不定?!”少年杜甫穿着自己的锦衣长袍,意气风发,而眉宇之间因为天幕的这一下而稍微皱起。
他回想起自己的家庭背景,心中有些不解:
自己的祖父是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虽不是显赫的高官,但在文化上有很高的地位,深受世人尊敬。父亲杜闲,现任巩县县令,虽然官职不大,但也有稳定的收入,足以维持家庭的生计。母亲崔氏出身名门,知书达理,对自己的教育极为重视。
所以,算起来,自己的家庭条件还可以吧!虽然不是富贵之家,但比起大多数人,杜甫自认为自家的家庭还算可以!
而自己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家族注重文化传承。
所以,将来的自己为何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啊!喝酒钱都要靠典当不紧着穿的春衣来凑?!啊!不会吧?!
“面容憔悴,衣衫褴褛,正在一家酒肆前徘徊。他手里拿着一件破旧的春衣,交给店老板,换取了一些银两,随后便匆匆走进酒肆,喝得酩酊大醉。”的情景忽然浮现在少年杜甫的脑海中。
他不由自主的摇了摇头,所以,这是怎么回事?
这真的是自己的未来,还是只是和自己的同名之人仅此而已?
他内心忽然有种奇妙的感觉,这个或许真的是自己的未来……
少年杜甫倒不是对这样的未来的自己感到羞耻,而是有多重心情,其中充满困惑、好笑和稀奇等情绪。
困惑于未来究竟发生了什么?!未来的自己究竟经历了什么?!
好笑于自己在这样穷破的条件下还爱喝酒,还乐于满足自我,有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珍惜,还有浪荡不羁和豁达。
稀奇于这是另外一个自己,好陌生,但又有奇妙的感觉!
但他对自己的未来并不担忧!
此时十二岁的杜甫有对未来无限的畅想,即使这样的情景真的会出现,但也不是自己的现在,更有漫无目的的叛逆,自己的未来由自己的现在做主!
这样一首诗歌就能定义自己的未来吗?
绝对不会!
此时的杜甫自信感爆棚,最差不过这首诗的形容,但这样的情况之下自己都能饮酒作乐豁达看待,那自己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而且,少年杜甫自幼通读诗书,这首诗如果真是自己作的,那未来的自己未免也太厉害了吧!不愧是自己!哼哼!
更何况,这首诗歌流传到了千年以后,还出现在试卷之中?!这是多少文人墨客都做不到的地步啊!
少年杜甫很想对这个在下朝之后卖衣买酒的杜甫说,你可真厉害!但我一定会比你更厉害!一定会!
阳光明媚,少年杜甫的此时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决心。
而此时杜甫的母亲崔氏却对杜甫的未来忧心忡忡,“我的儿,你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会落到这种处境?”崔氏轻声问道,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担忧和心疼。
她心疼的读着天幕提到的这首诗,细细端详,心中不免为自家的儿自豪。
崔氏细细端详着这首诗,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儿子的辛酸和不易。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滑落,滴落在手中的手绢上。
“我的儿,你从小聪明好学,家学渊源深厚,为何会如此落魄?”崔氏心中百感交集,但她也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