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不认识,也觉得特别高大上,难以企及的高度啊!这是人可以创造出来的吗?
每个人都是一脸的不可置信,但事实已经摆在他们眼前,认知和现实产生的巨大割裂感让所有人都张大嘴巴、瞳孔放大!
有酒楼的掌柜赶紧抄下牌匾的样式和店铺门口宣传的话语,抓住学习的时机!至于商铺墙上的玻璃,则不敢奢望。
每个店铺的外面都是大片的玻璃也让他们意识到,后世的玻璃好像很便宜,不然,怎么舍得被这么奢侈的使用,而且这么多店铺都在用!
人人都用得起的东西价格肯定低!
随着孟棠骑着电动车越过一个个十字路口,天幕中所展示的视野也越来越宽阔。
始终宽敞的街道,来来往往的各种样子的车,但随后出现了很多让他们更加惊讶的场景——
比如——
是车辆居然在礼让行人,这简直匪夷所思!
更有穿着黄马甲的类似于衙门的人在检查驾驶了和孟棠姑娘一样的两轮车,嗯,叫电动车的人带好头盔!
看到有个没有戴头盔的人被拦下,很多贫苦百姓都忍不住为其担忧。
但和他们预想的场景很不一样,着黄马甲的类似于衙门的人没有打也没有骂,而是笑着提醒下次一定要注意,并让其拿着孟棠姑娘叫手机的东西拍照!
,!
孟棠姑娘给他们科普说,这样的人是交警,是政府部门为了维护交通安全而安排的人员。眼下这个人是因为他是属于第一次没有戴头盔。
对于这样的人,首次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是这是让和交警合影之后发在手机平台上,并让其手机满赞之后放行,以此提醒驾驶电动车要戴好头盔!
如果第二次或者更多次,则会罚款,每次二十元!
孟棠在解释这个的时候还补充,对每个人都这样!
各个朝代尤其是平头百姓,都觉得这样的后世居然能存在,真是太魔幻了!但却是真实存在的,是真的?!
在遇到这样的事情,每个人,不分身份、性别、职业都是一样的处罚?!这怎么可能?!
民间历古以来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戏曲或者故事在追捧清官大老爷和为民做主的人啊!
因为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封建社会是严格的阶级社会,权力是集中在少数统治者手中的,作为底层的普通百姓受到不公正待遇几乎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
所以,百姓对于正义和公平的追求,更加渴望,渴望出现清廉正直的官员来主持公道。
而自从汉朝到清朝的作为主要政治工具的儒家文化,强调仁政和道德修养,推崇君子人格,这些理念在戏曲和故事中得到了体现。
在这样的道德塑造中,清官和为民做主的人往往被塑造成具有高尚品德的形象,符合儒家理想中的君子形象。
可越是这样越稀缺,稀缺也导致这类人在民间故事中更加被神化和推崇。因为百姓对清官的期待与现实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落差使得清官形象更加珍贵。
珍贵到所有人以为他不会发生,或者存在一个可以宣扬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但就在后世,就在街头,就有很多这样的人!
无数各朝各代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居然能够真的发生?!
很多人激动地热泪盈眶,原来,真的可以……
清明、公正可以是稀松平常的发生,而不再是一种奢望和难以实现的诉求,可惜……还要过好久!
喜欢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法考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