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流”“重力坑”等危险的区域。
而道路的起点。
鱼嘴山下。
这块内凹造就的平地,更是一块好地方。
如今,这里已经建成了驿站小镇,并开始修建“桥墩”,为后续“道桥项目”进行铺垫。
只是,这几天却要更加热闹些。
原来,这几天是部落本部接纳新人口的日子。
按计划。
初次吸收人口,将分为三个批次。
第一批次,共计4天。
第一天接受312人作为表彰先头,第二天882人,第三天1533人,第四天1225人,合计3952人。
第二批次,共计5天。
预期中,将采用“双索道”进行运输,大约在8000人左右。
第三批次,共计3天。
算是初次吸收人口的收尾工作,约莫2000人左右,争取在秋季前结束。
而如今的树洞驻地。
汇聚着8.9w各族人口,这其中包含着林行者、林民、外来精人、纳猿族、坡依族、少数投靠异族、俘虏、奴隶、流动商人、合作驻扎异族。
部落本部,也汇聚着5.7w正式人口。
由于人口的暴涨。
虽然食物暂且充足,但生活质量,以及部分物价,还是不可避免的在升高。
为了缓解压力。
部落以徭役、征兵两项工程为缓解手段,先限制“新人口”的不同发展上限,以此来分级处理,降低物资消耗,并一定程度转移矛盾和欲望。
徭役暂且不谈。
卫队的规模变化就非常夸张了,已经成功从两三千人的“卫队”正式晋升为“部落军”。
目前,拥有正规军2500人(为部落成熟编制军人),中承军1000人(为部落拥有一定经验的军人),新兵、民兵混合军5000人(为部落最近批次扩军人员),共计8500人。
8500人。
单单是这么多人,放在外面,就已经是个大部落了。
而这么多人,还都是身强力壮、装备富足的正式军人。
可以说。
以前打哥布林有这实力,每战下来哪里需要损失那么多人员、安排那么多谋划......?
喜欢奇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