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粉碎日军在上海的一系列阴谋,包括“黑龙计划”的关键环节后,抗日组织迎来了一段短暂的平静。然而,林羽和队员们深知,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日军绝不会轻易放弃对上海的控制,必然会策划更为险恶的阴谋。
抗日组织据点内,林羽召集赵虎、老李、苏瑶等核心成员召开会议。“虽然我们这次挫败了日军的疯狂行动,但日军肯定在暗中谋划新的报复。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林羽表情严肃,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
苏瑶率先发言:“根据近期情报收集,日军内部似乎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整,新上任的指挥官据说手段极为狠辣。而且,他们对上海周边的监控更加严密,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正在筹备一场大规模的行动,但具体内容还不清楚。”
赵虎皱着眉头分析道:“日军很可能会改变策略,不再像之前那样贸然进攻。他们或许会设下陷阱,引我们上钩,然后进行围歼。我们在行动时一定要格外小心,不能轻易中了他们的圈套。”
老李点头表示赞同:“没错,我们还要加强对队员的训练,提升大家的应变能力和战斗技巧。同时,进一步巩固与周边抗日根据地以及城内地下党的联系,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协同作战。”
林羽思索片刻后说道:“苏瑶,你继续加大情报收集力度,想尽一切办法渗透日军内部,获取他们的详细计划。赵虎,负责强化队员的训练,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训练方案,模拟各种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老李,与周边抗日根据地和城内地下党沟通,完善联络机制和协同作战计划。”
会后,众人立刻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苏瑶带领情报小组日夜忙碌,通过各种渠道与潜伏在日军内部的线人取得联系。然而,日军对内部人员的管控愈发严格,线人们行事极为谨慎,情报获取难度极大。
在一次秘密接头中,苏瑶的一名重要线人带来了一个模糊的线索:日军似乎在策划一场针对抗日组织的“狩猎行动”,但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一概不知。苏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刻将这个线索汇报给林羽。
林羽陷入沉思,“狩猎行动”这个词让他感到一丝不安。他深知日军肯定在暗中布局,准备给抗日组织致命一击。“苏瑶,告诉所有线人,不惜一切代价弄清楚这个‘狩猎行动’的详细内容。这对我们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赵虎根据当前局势,为队员们制定了高强度的训练计划。训练场上,队员们在烈日下进行着各种战术演练、体能训练和应变模拟。
“大家注意,假设现在我们陷入了日军的包围圈,要保持冷静,迅速寻找突破口。一组负责吸引日军火力,二组从侧翼迂回,三组寻找日军防御薄弱点,准备突围。”赵虎大声指挥着队员们进行模拟战斗。
队员们在训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战斗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即将到来的未知危机做好准备。
老李则穿梭于各个抗日根据地和城内地下党联络点之间,与各方负责人商讨协同作战计划。“如果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我们要互相支援,形成紧密的防线。城内地下党负责传递情报、扰乱日军后方,我们抗日组织和根据地则在正面迎击日军。”老李与各方负责人详细讨论着作战细节。
然而,就在抗日组织紧锣密鼓地准备应对日军的“狩猎行动”时,日军却抢先一步发动了一系列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这些攻击看似杂乱无章,却给抗日组织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在上海城郊的一个交通要道,一支抗日组织的运输小队遭到了日军的伏击。日军事先在道路两旁的树林中设下埋伏,当运输小队经过时,突然发动攻击。
“不好,有埋伏!”运输小队队长意识到情况不妙,迅速组织队员反击。但日军火力凶猛,运输小队陷入了困境。
“快,保护好物资!”队长一边指挥队员抵抗,一边试图突围。然而,日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运输小队伤亡不断增加。
就在运输小队几乎绝望的时候,附近一支巡逻的抗日组织小队听到枪声赶来支援。在两支小队的合力反击下,日军见势不妙,迅速撤离。
这次伏击让林羽意识到,日军的“狩猎行动”或许己经悄然开始,这些小规模的攻击很可能是为了试探抗日组织的反应和防御布局。
“日军这是在投石问路,他们想通过这些小规模攻击,摸清我们的实力和防御弱点。我们不能再被动应对,必须主动出击,找出日军的‘狩猎行动’计划。”林羽在紧急会议上说道。
苏瑶加紧了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