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西王母国的祭祀舞,大致可分为请神、驱鬼和超度众生三种类型,而祭司想让吴歧帮忙跳的,正是最后一种。?2/咸¥`×鱼/|看`书£网??? |首,发$
琴鬼使用神通,随手招来两张矮几,又递给吴歧两卷竹简,想让吴歧跽坐到矮几后,先翻阅竹简,了解一下何为祭祀、祭祀舞的由来,以及如何跳祭祀舞。
所以吴歧见其中一卷竹简,全是西王母国的古文字,应该是祭祀、祭祀舞的记载、介绍;另一卷则有大量人形动作图案,配以文字,应该是祭祀舞的具体跳法。
祭司大人很贴心,但奈何……吴歧作为一个现代人,又没专门研究、学习过这些古文字,实在是……字认识他,他不认识字,完全看不懂啊。
年轻人看看书简,又看看祭司文气俊秀的脸,搔着头,对祭司露出含蓄又不失礼貌地微笑。
祭司大概从吴歧的笑和动作中,察觉到问题所在,也未多说什么,就主动给吴歧讲解起来。
从祭司的讲述中,吴歧大致了解到一些,关于西王母国祭祀文化的含义和历史。
因为西王母国是崇尚祭祀,以所谓“神权”(精神统治)辅佐王权(政治统治)进行统治的国家,所以“祭司”这个,能帮助君主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帮助臣民驱鬼治病、祈福消灾的“通神之人”,地位就非常崇高。
这种崇高,意味着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成为祭司的资格和潜质。其必须严格遵守极为复杂的行为规范,包括外貌、言行、品德、仪态等,皆不可有错,否则就会有“大祸”降临到整个国家和族群;
其次,必须有通达的智慧。?第|¨一]?看?2书a网¤/ ¤无.]|错2,内2@容-£~也就是说,成为祭司的人必须够聪明,否则无法学会诸如天文、地理、算学、几何、医药、卜筮、阴阳,及其他祭司应该掌握的方术、杂学;
再次,祭司必须“身心一体”,能感悟到世间“气”(也就是某些神秘现象),与自然运行规律的存在,而非“肉灵两分”。也就是说,祭司在“通神”这方面必须有天赋,且必须同时拥有肉体和灵魂,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通达神明”的作用。
只有肉体不行,只有灵魂也不行——这也是祭司如今无法自己完成祭祀舞,而要找吴歧代替他的原因:他的肉身已经消散,只有灵魂还在;且他认为吴歧的灵魂与旁人不同,是能感悟到“气”的存在。
又及,祭司必须时刻保持理性、客观和诚恳,切不可冲动或感情用事,否则会导致占卜、演算结果出错,甚至与实际情况完全相悖;
最后一点,是祭司没有直言,但吴歧自己悟到的,那就是——祭司必须有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因为祭司说到底,是为君主服务的,是君主统治国家和国民的手段,其世俗性和实用性非常明显。所以祭司虽然“超脱世人”,却也要懂得体察君主之心。简单来说,就是不能和君主对着干。
说完成为一个祭司,所需的资质,这时再提祭祀舞的一些概念,似乎就好理解很多。
祭司作为可以感应到“神灵”的人,在跳祭祀舞过程中,会达到一种“如神附体”的境界。
这种境界是一种“视之不见,听之无声,却功效自呈”的意境。它有点儿像一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梦,却无法摆脱梦境,也逐渐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就好像身体里有另一个“人”,在代替自己,操纵自己的身体一样。_a-i/l+e·x^i?a*o~s_h`u_o~.\c¢o?m′自己所见的场景,也都既模糊又真实。但这种感觉只可意会,无法言说,玄之又玄,奥妙无穷。
听祭司讲完,吴歧又仔细将那份祭祀舞怎么跳的竹简看了几遍,觉得西王母国的祭祀舞,很有巫舞与傩舞、萨满舞结合的意味,其中又不乏古典舞、街舞中的动作。
舞蹈时需舞者根据需要,或戴或拿着指定的面具,身穿祭祀服,手持人皮鼓、铜铃等“法器”。
鉴于吴歧稍后所跳之舞,目的是祭祀、超度亡魂,所以只需吴歧手持一面方脸长耳、吊睛圆眼、嘴唇紧抿下压,戴着四方官帽,一派威严正直、不苟言笑,判官模样的青铜面具即可,而不需要额外再拿别的“法器”。
听祭司说,这青铜面具有将人或自然物“神格化”的作用,能帮助祭祀舞者更好地“通达神明”,达到与“神灵”和天地万物沟通的目的。
舞蹈时,吴歧还需头戴,由五个直径约一指半粗的玉质圆环,和四条飘带装饰(左右各一条,后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