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被吴歧留在原地的解连环,见烛九阴回来,也松了口气。·y,p/x?s+w\.,n\e_t~
但他的心却仍悬在半空——无他,侄子去找烛九阴,就离那些鸡冠蛇,尤其是为首那条鸡冠蛇更近了。纵然鸡冠蛇们现在没有攻击的讯号,但他还是担心蛇会发动突然袭击,那样侄子就危险了。
不过这会儿,刚被侄子不按套路的行为,弄得一脸懵的三爷,也好似回过闷儿来,明白了什么。
恰巧这时,对鸡冠蛇满心防备,同时留了部分注意力,在三爷和小少爷身上的潘子,轻手轻脚,走到解连环身边,轻声问:“三爷,您说小少爷这是什么章程?这……我看了这么半天,真是一点儿门道儿没看出来。”
听伙计这么问,解连环眼中划过一道对吴歧的纵容与无奈。
他瞟了身边伙计一眼,语气同样带了两分,对吴歧的莫可奈何:“别说你,我刚才也被搞蒙了,还以为这孩子失心疯呢。但我现在好像明白这孩子在干什么了。”
潘子摸摸脑袋,一头雾水向自家三爷求教。
“你读过《三国演义》没有?其中第九十五回,叫作“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讲的其实是诸葛孔明对司马仲达,使用“空城计”的故事。”
“当时孔明坐在城楼上,焚香操琴,左有童子,手持宝剑;右有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馀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司马仲达兵临城下,见状大疑,认为孔明平生谨慎,不曾弄险。D我`?(的D¥书?城:?? *最|:新ˉ·μ章]节o?更^新.&?快°?¥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其兵若进,必中孔明之计。故而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往北而退。”
“这其实是中了孔明的疑兵之计。因为当时孔明的兵,只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届时很可能为司马仲达所擒。”
“我们如今的情形,与孔明当时很像。我们只有这些人,但对方蛇的数量,却几倍于我们,甚至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可能还有蛇,在源源不断朝我们这边汇拢。”
“我们就算逃,又怎么逃得过,这么多蛇的围追堵截?”
“就算蛇一时没有对我们展开攻击,可能也只是在评估我们这些人的战斗力;另外就是,我们大家脖子上的蛇涎玉,让这些鸡冠蛇有所顾忌。”
“所以我想,小歧应该是想到这一点,所以先让九头蛇柏,把小哥脖子上那块蛇涎玉,递给为首的鸡冠蛇闻闻,确认蛇涎玉在鸡冠蛇那儿有没有、有多大的威慑力;然后再根据测试结果——那些蛇确实很忌惮蛇涎玉上,烛九阴的气味儿,演了一出故弄玄虚的好戏,让鸡冠蛇以为我们这些人有恃无恐,根本不怕它们的威胁。”
“而鸡冠蛇则因为,小歧一上来就对它们使用了蛇涎玉这个“大招”,又看到小歧悠闲自在的样子,一时摸不准小歧脉搏,认为小歧后面还有“撒手锏”,所以根本不敢攻击咱们。这一拖,烛九阴就回来了。”
说到这儿,解连环笑了一下,眼中满是对吴歧的欣赏和喜爱,“要说这孩子手上,有什么可以称之为“撒手锏”的东西,其实就是刚才不在,现在又去而复返的烛九阴啊——那可是神话传说里才有的“烛龙”,搞不好是这些鸡冠蛇的老祖宗呢。¢1\9·9\t/x?t,.·c·o,m^”
解连环对潘子点点前面诸多“趴跪”在地上,好像对烛九阴俯首帖耳的红蛇,示意潘子看,“看这些鸡冠蛇现在的样子,我想,就算这些蛇,刚才对侄子的行为态度有所怀疑,现在也一定都抛到九霄云外了吧?”
“它们一定在庆幸,幸好刚才对咱们只是“围而未攻”,否则这会儿有一个算一个,恐怕都要葬身在老祖宗的蛇口了。”
潘子细细听完三爷的解释,又顺三爷指引去看那些,刚才还满脸凶狠的鸡冠蛇现在的样子,顿时恍然大悟,且觉得鸡冠蛇现在的样子也有点儿好笑,但同时,心中也升起对吴歧的崇敬。
吴歧的计策在潘子看来着实大胆,但就目前情形来看,潘子又忍不住暗叹一声:小少爷智勇双全,所行之策妙啊~~
也就是三爷明确说过,小少爷不搞古董、倒斗这一行儿,要不潘子还真要替三爷高兴,觉得三爷后继有人了。
而在解连环和潘子后面不远的吴斜、胖子,和六马八佾九鼎几个,吴歧的贴身伙计,也听到了解连环对潘子的解答。
几个伙计好说,他们对自家少爷向来是极尊敬、忠心的,就算少爷时常做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