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既是如此,那我就拨你轻骑三千,令你速去汝南统领刘辟诸军,子远,你可千万别令我失望。”
曹军尽管精锐,但数量上的绝对劣势,却也使曹操当真有些“蝼蚁撼树”的悲壮。
十万袁军猛攻官渡两月,依旧无法突破曹操官渡主营。
旁边的许攸,神色也是微微一变。
熟读三国的颜良,自然早就想到借用刘备这一招,趁机离开袁绍。
只是眼下时机未到,颜良却还得稍稍隐忍。
信义这玩意儿,也得看什么时机,在这个尔虞我诈的风云时代,盲目的信义只会让自己死无葬生之地。
接着袁绍又暗挖地道,想直达曹营腹地,又被曹操在营寨四周掘壕沟所破。
颜良眉头一皱,沉声道:“主公,末将以为,刘玄德此举可疑,主公万不可应允。”
汝南一郡位于许都之南,乃是袁绍的老家,四世三公的袁家,在汝南拥有着绝对的影响力。
当年白门楼之时,刘备曾答应吕布向曹操求情,可转过头时,却劝曹操杀吕布以除后患。
十万袁绍军浩浩荡荡南下,曹操不敢与之争锋,主动的放弃了白马,率众南官渡南撤。
“刘玄德,你终于坐不住了,我等了你很久了。”
倘若是内部纷争不断的袁绍胜了,虽然会盛极一时,但只要袁绍一死,整个北方又会大乱,介时颜良才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到那时,即使有荀彧和郭嘉所谓的“十胜十败”说,即使袁绍有着种种缺陷,粮尽的曹操,也只有失败一途。
官渡之战,若是内部团结的曹操胜了,那统一北方后的曹操便将更加强大不可撼动。
袁绍为了攻破官渡曹营,用尽了种种办法,先是堆土山,居高临下以弩弓手射曹营,结果被刘晔的霹雳车所破。
袁绍恍然大悟,猛一拍案,“我待玄德不薄,没想到他竟心生叛意,实在是可恶。”
正这时,旁边的许攸道:“玄德的用心虽然可疑,不过汝南的诸军不可忽视,攸以为主公还是得派一员得力的将领,前往汝南统领众军。”
颜良马上表了一番决心,声称必不辜负袁绍的重托。
撤退的途中,曹军数度主动出击,想方设法阻止袁军进兵,但实力悬殊太大,最终不得不将数万兵马全部退回官渡主营。
“刘玄德先后依附过公孙瓒、吕布、曹操,却屡次背弃,可见此人断无忠心可言,末将以为,他此番主动请战,必是想借机背离主公。”
颜良趁势又道:“实不瞒主公,前番白马之役时,末将曾与刘备的义弟关羽交手,当时刘备听闻关羽为曹贼效力,害怕主公听闻会追究他,便再三恳求末将不要报知主公。”
《三国演义》中的袁绍就是在官渡之战败后不久病死,虽然说是忧郁而死,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年势已高。
欲夺许都,必破官渡。
袁绍本是平静的表情,很快阴了下来,低头若有所思。
颜良记得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就是借着去汝南为名,成功的脱离了袁绍的控制。
而没有火烧乌巢,也就没有张郃的临阵投敌,更不会有袁军的全线溃败。
颜良意识到,他必须尽快的脱离袁绍,脱离这个到处是明枪暗箭的漩涡。